刘老师在第一个写作技巧“立足细节,写活片段”的案例中讲到:在一节示范课时,提问环节有个孩子双唇不断颤抖,却总听不到他清亮的回答,面对表达不够自信的孩子,刘老师想到:为什么不让孩子到黑板上去写呢?口讷的孩子,心并不讷,写出来不是一样吗?于是俯身靠近孩子:你愿不愿意到黑板上把你想说的内容写出来?那孩子很自信的走上黑板写出了在大脑中憋屈了很久的答案。
想想在音乐课中也一样,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现和音乐创编等活动才能得以实施。参与各项活动不可或缺,在歌曲演唱展示的环节,有些孩子自信阳光,积极展现,也有很多孩子稍许胆怯,不敢演唱,哪怕老师鼓励之后孩子没有勇气参与展现也会给他挫败的感受。有时候鼓励的话语不如转变方式,不擅长演唱,可以让他来负责打击乐器演奏主要节奏型,这也是很好的参与,看着学生从容的演奏,演奏完成后脸上散发出的自信笑容,心中也漾出一丝浅浅的快乐,为了这个改唱为奏的变通。
一个小小的教学片段,刘老师写的活灵活现,比如回答不出问题时学生形象和感受的描写;比如一直等不到学生的回答,自己内心焦灼却又保持鼓励的微笑时丰富的内心感受;针对这样的情况想出好对策时内心情绪的起伏;学生自信的在黑板上工整的写出答案时自己内心的愉悦感受等……相同的教学场景、巧妙的教学方法及学生和教师丰富的内心活动描写,都让老师们有种感同身受的体验,也让自己在写作中吸收到不少能量。
经典的理论加上丰富的案例素材,让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相信继续阅读还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