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不确定我想做“教师”》
朱迪丝是一个从事了30多年教师职业的教师,在从教多年以后才不得不承认她确实是一名教师,才接受了教师这个标签。在这篇文章里,她提到了自己与教师相关的成长经历,其中有几处让我很有共鸣。
一是作者提到朱迪丝“教授写作或者其他任何课程,更多的是灵活的、生动的,而非模式化的”。朱迪丝提到“教师在设定一个文本的规范性解释中起到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很厌恶被告知有关任何文章的合理解释。
这些情况在我们目前在教学中同样存在,教师把自己的言论当做规则也依然很普遍。我们倾向于给学生一个标准的答案。“在教室里给任何事物都定一个框框。也用我自己当学生时反对的那些做法把自己树立成权威。”
她提到在十年级的时候一位老师:“我认为她的话让我最受益之处,就是它给了我们呈现了真实的事物——有情节的、真正的戏剧表演、米开朗基罗和提香的真正艺术书籍、配图讲述飞机引擎的科学书籍、真正的诗歌。”
我也认为呈现真实的事物是特别重要的。,包括呈现真实的教师自己。在我自己跟同学们相处中,常常会用自己生活的例子,看开放一部分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不是说要教导到他们一种生活的标准,而是和他们引起共鸣。这种真实的生活最能打动他们,让同学们印象深刻,也容易引发他们的思考。我们在共同体里面,有的伙伴也比较担心自己写不好,我觉得那就是一种被所谓写作标准的侵扰和压制。所谓的优美、丰富的辞藻、流畅而富有逻辑,这些要求是否是一种必须呢?我们不需要交作文并被人评分评判,我们只是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去写作,去表达内心的想法,其实就够了。
朱迪丝试着剔除他认为教学法中对学习者最多成伤害的内容,曾试着停止提问、让学习者的主导提问,曾经试过让学生负责找出一篇课文的重点,尽力不去打断或引导他们的意识活动。她不会提很多的问题,而是坚持问学生一个基本的问题:“你注意到什么了?”也会问“哪些方面对你产生了影响?”“你还记得些什么?”
这些让我想起我们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常常这样提问,不带评判,不带引导,而是以好奇的方式去贴近来访者。我们在共同体里面,我也会让大家留意到“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这样的问话非常的开放,最能够让被问者以自己自主的方式去回应文本或故事的内容,自由地引发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朱迪丝的这样一种信念差不多是一种对话式教学、建构主义式教学的思想,在我们即将读到的《教学勇气》这本书里,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
本小节的最后,在中学教了33年书的朱迪斯丝仍然说自己“并不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但她说她想成为教师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信自己最深的信念,并作为教学的基本点。
二是,会仔细研究学生,找到线索,避免破坏性、伤人的态度和做法。
三是,会尽量客观看待自己的经历,不把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到学生身上。
四是,会找寻那些敢于把自己叫做教师的圈内的其他人。
这四个方面,对目前正在践行前行的我们好像也有一些共鸣。首先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做什么?然后知道工作的对象是谁?并且不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他人身上。还要去寻找同行者,彼此滋养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