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月做过一个项目,上午负责项目的姐姐打电话统计项目投入时长,发给老板结算。聊了聊大家的近况,她说因为她先生的单位福利由之前的各种优惠福利变成了现在只有米面油可供选择,导致她现在都没有瑞幸咖啡喝,只能喝速溶了。我说我喝了几个月的速溶,50块钱100条,多实惠。
聊到咖啡,让我想起之前在项目上的那段时间,我们两个人每天都点咖啡外卖,甚至有时还不止一杯,点的外卖品牌多为瑞幸,也点过几次星巴克。咖啡品类她永远是拿铁,我多为黑咖偶尔拿铁。因为有项目做就有钱赚,一杯咖啡10几块钱,觉得也不是消费不起,更何况,2人一起做项目,也没办法做到只冷脸干活儿,不讲情面。
有消费就有账单,账就怕细抠,现在想想,当时一天消费50块钱可能打不住。一杯咖啡按19.9算,项目周期算20天,我一个人的咖啡钱就要400块钱,何况2个人一起,你来我往的,也不可能AA制付款。这还是仅是咖啡一项的账,当时还经常买饮料、买奶茶、嫌客户食堂吃的东西少且不好吃经常在外面自掏腰包吃饭。
《金钱心理学》关于存钱有这样一句话“财富积累与你的收入或投资回报率关系不大,而与你的储蓄率关系很大。”
储蓄率=(收入-开支)后存下的钱/收入×100%。
我们很多人好像经常有个不经意的算法儿,想购买东西的价格与我们的收入进行比较,如果要购买的东西100块钱,月收入10000块钱,就会感觉100块钱便宜的很,消费起来变得毫无压力。但这种想法儿对想要存钱的我们来说,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在慢性伤害我们的钱包。
在2017-2018年的时候,我税前月收入15000块钱,买东西的时候就是“我消费得起”的错误思想。2019年以后背负了投资失败的大额债务,换了工作工资直接砍半,孩子不得已送回老家托老人照顾,我和队友在北京的生活质量也严重下降,我才开始后悔不早些学习财富思维,不懂得少去几次711、星巴克,把省下的钱存起来给自己和家庭做好保障后盾。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对金钱不焦虑了、对生活状态满足了,我是不是也就不会发生后面乱投资的事情了呢。可事情的发生从来不会因为懂得了“如果”就会发生改变,2019年以后的财务困境,让我意识到了拥有财富思维的重要性,才去关注财富思维的文章和书籍。
《认知觉醒》中有句话我非常喜欢,“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虽然2019年看了很多篇财富思维的文章,也看了几本书,懂的了一些财富思维,因为无钱可存,大部分的知识也仅是停留在了学了这个知识,懂了这个道理,并未与我自己真正的建立起关联。几年过去了,在存钱这件事上,还是会犯很多错误,每天一杯外卖咖啡啊、点几次外卖啊、不做预算不记账啊……的错误,造成到现在手里的存款还是少的可怜。
现在反观自己,我分析出当我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我的那些影响存钱的错误会犯的比较多,大概是因为自己总是觉得不好意思的原因吧。
我自己的时候咖啡买的速溶的,北京的家里是在闲置群里掏的二手咖啡机,自己买的咖啡豆,自己很少点外卖。
购物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为想要成长尤其喜欢买书,但是看书速度却很慢。给孩子买的东西价格高了点儿。为了能存下钱,需要经常审视、检查我的消费行为。
财富就像健康,健康不会凭空而来。存钱也一样,不是挣的越多存钱越多,收入少的也能存下钱,主要还是靠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节俭积累下来的。
2024年,存钱我是认真的,虽然每次可能就10块、20块的,但是好在在执行了,希望我一直坚持下去,能养成一只鸡,让鸡再变成鹅,鹅变成羊,羊变成牛。
希望想要存钱的你们把我的错误做法儿当做一面镜子,时刻警醒自己的消费行为,真的存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