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赏孩子告诉我,他带手机上学的原因作业太多,他记不住,所以要用手机去拍。
刚开学第一次发现他带手机上学的时候,我还是无比的恐慌和焦虑,想问又不敢问。在没有能力影响孩子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主动性忽略。
我问孩子,带手机会不会影响上体育课、跑步之类的,孩子说不影响。我又问会不会忘了到学校后把手机关机,孩子说不会。我说你既然选择了把手机带到学校,那你就要做好手机被没收的一切准备,到时候如果真的有那一天,不许哭也不许闹。
感赏孩子每天把手机放在固定的地点充电,而不是放在床上。
感赏孩子每天按时睡觉,自觉起床。
感赏每天和孩子的交流越来越顺畅。
感赏孩子建议我把化妆品好好地收纳一下。
以下是听了锦明老师的音频整理《制定合理的目标,走出孩子想学学不下去的死循环》。
孩子不是不愿学不想学,那为什么他该做的那些功课还没有做,该听的那些课他没有听呢?最主要就是他在这方面,有很强的阻力,有很负面的第一联想。想到学习,他就感觉非常的不好,他就感觉很痛苦,然后他第一感觉就是想要去逃避,因为他在学习方面,是几乎没有感到自信和自尊的,他感觉到在学习方面是很窝囊的,能力很差,很没面子。
一个人的自信和自尊是怎么来的,他跟什么有关系?最主要就是跟我们的期望和我们成功的这个次数有关,我们给我们自己的期望,没有那么高,是我们容易去亟极的,也就是说我们稍微一努力,就可以去做到成功。一个人的期望、目标跟他成功的次数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如果一个人他的目标很高,他的期望很高,那么他成功的机会他成功的次数就很少,他在这个方面他的自信跟自尊就得不到补充,一想到他一直努力的这个方向,他就感觉到很挫败,因为成功的次数很少。
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对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学习,如果这个孩子他学习不好,那么我们大人、我们老师,就觉得说这个孩子他有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他学习不好,那我们就觉得这是几乎不被原谅的一个现象,学习不好是不应该的,学习成绩差是不行的。因为所有大人都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当孩子他在学习方面遇到挫折,他学不好,那他自己也会觉得很自卑,他觉得他自己很差劲。我们整个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再加上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过往的历史记录都是不达标的,所以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这个自信跟自尊,就基本上已经所剩无己了。然后孩子在学习有很大的阻力,对学习有很负面的这种感觉。
我们家长给孩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我们给孩子的标准就是要完成当天老师所布置的这个作业,这个很可能大部分人都觉得说这个是理所当然的。老师布置这个作业也是为了大家好,也是为了帮大家巩固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这个是合理的。其他的同学都能够完成为什么你不能够完成呢,所以完成也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
但是呢,我们来想一下老师所布置的这个功课量它是基于什么样的一种标准。他的这种标准是平常能够跟得上来、每天上课都比较用心去学、一直以来都能够按时的完成作业这样的一些学生。老师是以这些所谓的正常的学生正常进度、能力水平来布置这个功课的,当然这个也是无可厚非的。
那问题就是你的孩子,他是没有达到那个老师所认定的那种正常程度的那种学生的水平,所以显然这个功课量对他来讲就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并且是远远的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的能力水平很低,然后相对的功课的量和难度却很高,所以他就完不成,这个完不成是正常的。完不成之后,他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体谅,相反的还会受到责备,继续做更多的这个量,所以结果就是一个——能力水平很差、作业量、难度却比那些能力比他更强的那些学生更大,这是不合理的。
因为不可能每一个老师会针对你孩子的能力来进行这个别的辅导啊,个别的定制,这个是不现实的,我们也无法去左右学校的老师,我们家长就需要很小心的去处理,我们不能够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也同样的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也要做到远远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这其实就是为什么你使不上力的原因,就是你给他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你对他的要求同样也是要把这个功课完成。
如果孩子把作业完成了,你又想让孩子把作业全做对,万一孩子这一点也做到了,你又想他在做功课的过程当中,表现都是非常好的,比如说它能够非常专心的去做功课,没有去分心、没有去做其他的事情,然后他的效率很高,所以我们对家长常犯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
过高的期望,没有结合孩子目前的这种现状,来给孩子设定这个目标,就造成了孩子在学习方面,一直没有进展,反而会越来越差,让孩子持续的在这方面遇到挫折,然后他的自信跟自尊就继续的被消耗,这个就是孩子为什么进步那么慢,为什么孩子还是对学习那么抗拒的根源,我们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没有照顾到他目前的水平,导致孩子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越来越差。这个才是问题的根源,所以我们要去改变,我们必须是首先要改变孩子对学习的这个感觉。
目前孩子对学习的感觉是痛苦的,他一想到学习他的第一联想就是痛苦。就是不想要去想,他就想要去逃避,但是他又知道学习是很重要的,应该要把学习学好,他做不做,他就很纠结,也很痛苦,所以如果我们家长还是以一个高标准去要求他,希望他能够一步到位,你想要他主动学习,这是不可能的。
第一步,调整不合理的期待。就是我们需要消除导致孩子越来越抗拒学习的根源,就是我们对孩子有非常大的要求和期待,我们把这种期待强加给孩子,孩子完不成的时候,它又再一次的受到了挫折,所以我们需要去改变我们的这些不合理的期待,给他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首先要在我们父母心目中要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因为正是我们的目标太高,所以每当我们看到孩子达不到我们心目中的那个目标的话呢,我们开始就感觉不好了,就就开始用一些负面的态度去对待孩子。
他能够坐下来做这个已经是很好的一个开始。如果孩子连做都不愿意去做的话,那你还更加的头痛。他愿意去做,已经表示他有想要学好,只要变得更好的那种意愿,你自己需要去针对你的孩子的情况去分解目标,孩子达标的机会就大很多。
第二步,感赏孩子的进步。就是你如果只是把眼睛全部盯在孩子的学习上,学习又是你不满意的,你看到的所有的都是你不想要的,所以你可以感赏孩子其他特质。
第三步尝试跟老师搞好关系。你需要跟老师去分享你的这个喜悦,当然主要就是在孩子学习方面的这些喜悦。不需要说要有一些什么特定的那种结果才跟老师分享,你需要常常地跟老师去分享孩子的这些进步,它包括孩子在态度上的进步、他在这个主动性方面的这些进步、老师对他是怎么样一种观感也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
其实我们也是需要去感赏老师,我们去感谢老师对孩子的这种照顾和关注。老师的一种批评,其实也是一种的关注。让老师看到说你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帮助孩子搞好他的学习,要让老师感受到你是一个用心的妈妈。
最重要的就是要跟孩子搞好亲子关系,当你跟孩子的关系搞好了,他对于你跟他谈学习的问题,那种抗拒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消除,这个时候你才有能力去影响他,你才可以去影响他重视这个学习,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