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刷大量的微信文章,有的人觉得只要刷干货就不是浪费时间了。
其实呢,没有处理过的信息,再“干”也无法在你的脑子里留下来。
那么要如何不让微信白刷呢?
如何过滤内容?
1 设置过滤器
设置一套专属自己的筛选信息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包含两个标准:
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成长点。
内容:跳出知识盲区不太远。
比如你喜欢足球,又想学习英文,不妨订阅外网的体育媒体网站,找到固定的学习平台,而不是拼命在公众号里刷“如何学习英语”的文章。
2 基于问题搜寻信息
在阅读每一篇文章时,问自己:
我读这篇文章,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引申出的问题去哪里寻找答案?
作者的观点,是他独创的,还是引用他人的?
引用的是谁的观点?在哪里可以找到原始出处?
有没有相近或相左的观点对比分析?
基于问题的阅读,能将你读过的碎片串联起来,一个个问题的答案就慢慢浮出水面。
如何提高消化能力?
行动学习理论认为,人要完全消化一门理论,要用10%的时间学习知识和信息,20%的时间与人沟通,70%的时间练习,这个原则叫做721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一分思,两分聊,七分练。
1 5R笔记法整理思路
10%的学习从做笔记整合分类开始。这就不得不提到5R笔记法(包括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和复习),我们举一反三,将它变为简化、批注、总结、分类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提炼要点。把一些没信息的配图,人物介绍,引言等无效信息删掉。用一句话概括例子和故事。
▷第二步,加批注。包括文章框架,表格数据,参考资料等。
▷第三步,用1-3句话总结感悟。
▷第四步,将笔记入库。可以使用文件夹和tag标签来分类,文件夹强调通用性,可以是一个大类,而tag则强调特殊性。比如理财类下可以分股市、保险、房产等。
2
费曼技巧查漏补缺
物理学家费曼,曾被一位大一学生问及某个颇为复杂的物理学问题。他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听众之后说,会准备一场适合新生的演讲来解释这个问题。
然而,几天之后他沮丧地说:你知道吗,我做不到。我没办法把这个问题简化到大一新生可以理解的水平,这说明我自己也没搞懂。
后人据此阐发出一套“费曼技巧”——通过教别人,让自己学会。
再以刚才提到的“三角形理论”为例,不妨用这个方法来检验一下你是否学会了:
① 向对经济学领域完全陌生的朋友解释这个理论:什么是汇率稳定,什么是独立货币政策,什么是资本流动;
② 讲到卡壳了,就返回重新阅读或者查找资料,求助行业专家;
③ 尽量让自己的讲述通俗化,毕竟你是在教学;
我们在上面讲过,只有基于问题的学习才是积极向上的。费曼技巧的用处就在此,通过与他人的沟通查漏补缺,用看似碎片化的思考构筑体系化的金字塔。
3
输出倒逼输入
70%练习的作用就是:用输出倒逼输入。
画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做PPT,写文章等都是输出的形式。
当然,碎片化阅读只是阅读形式的一种,我们也要合理规划阅读时间,每天留出一定比例给长阅读,才能建立更系统的框架体系。不过,既然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就做好高效利用碎片化阅读的准备,不要辜负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