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产品更新引来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了。上次是手机QQ永远在线的设计,这次轮到了支付宝,“大众点评”加上“微信”?这次支付宝9.0除了引来吐槽,我想也能引起一些思考。
变化1:商家
商家成为底部4个Tab中的第二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较于原来打开频次较低的服务窗,“商家”有助于提升App的打开率。而这一变化更加强了产品的使用场景感。设想一个典型的用户线下消费场景,原先用户的使用流程是打开大众点评/百度地图/美团 -> 查看折扣/评价 -> 消费 -> 买团购券/买单(现金或支付宝等电子支付),用户可能会在多个App中来回切换,体验不够良好,而支付宝最多也只是在最后一个支付环节“秀一下存在感”。而这次改版之后,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的“商家”页面看到附近的店家,结合阿里旗下高德的地图服务,对用户导航(也可以选择打车),用户比较选择相应的店家和折扣后,进行消费,消费结束后可以直接用支付宝进行电子支付。所有移动端的操作均可在支付宝这一个App中实现,用户体验更加流畅。
变化2:朋友
虽然之前的版本中,支付宝的朋友中已经可以进行文字聊天。这次的改版则是更加“彻底”。“朋友”页面与“国民App”微信相似度极高,均能实现文字、图片、语音发送,而支付宝天然的转账工具属性使得这次改版对微信支付形成狙击,用户还向好友借钱、送电影券、充话费。基于用户的使用场景,群聊部分则引导用户区分不同使用场景,分为经费群、吃货群、活动群、娱乐群,朋友之间约饭、AA都可以在支付宝里解决了。可以说产品团队有志于将支付宝打造成另一个“微信”,一个基于金融的“微信”,不过这个设计的效果究竟如何,“社交金融”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
变化3:投资理财&信用财富
从余额宝、芝麻信用,支付宝这些新的产品对传统金融行业和个人投资理财观念造成了不小的“颠覆”。从改版后“财富”Tab页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些产品的地位将更加突出。“投资理财”下有余额宝、招财宝、股票、娱乐宝,信用相关的产品有芝麻信用分、蚂蚁花呗,底下还有淘宝众筹、我的保障(保险产品,用户第一次在查看自己“财富”时会被推荐购买保险产品)。理财、信贷、保险,阿里想要涵盖网民金融生活的点点滴滴,打造一个互联网金融帝国,野心不可谓不大。
思考:如何进行产品创新?
1、用户是“上帝”,基于用户使用场景,解决用户痛点
产品是给用户用的,需求都应该来源于用户,而能不能解决用户的痛点决定了产品最终能否受用户欢迎。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出,支付宝看到了用户在线下寻找店家进行消费时的痛点,改进产品,让用户选择店家、购买团购折扣、完成支付都在一个app中完成,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后续店家数量、评价体系和实际的折扣都是用户体验好坏的决定因素。
2、物竞天择,资源重组,像动物一样不断“演化”
像支付宝这种“超级App”,承载了许多功能,产品创新不可能很“颠覆”,往往是对原有功能点的重组和优化,比如理财产品入口的优先级,页面上的布局等等,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演化”,而进行选择的就是用户(市场)和产品团队。微信的版本迭代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微信作为另一个“超级App”,还承载了电商、手机游戏、支付等功能,不过产品在功能更新的同时还保持了原有聊天功能的简约便捷,“小视频”、“收钱”等功能都很好地融入了原有的产品之中,产品团队对公众号的“严打”也保证了产品在适合的道路上“演化”。
3、抄袭,抄袭再抄袭,合理有效地“借鉴”
不是玩笑,说抄袭可能有些严重,你也许会不齿于这种行为,但是这的确是产品创新的一条道。新版支付宝的“朋友”界面几乎照搬了微信,这很无耻,但很有效。用户学习成本低,交互逻辑早已得到验证,唯一的就是要保持内心的强大,经得住别人的谩骂(当然这是在不违反相关专利保护条规的前提下)。一个产品只要不是100%独创的,就肯定可以在市场上找到相类似的产品,iOS和Android、Windows和OS X、Twitter和微博,产品之间相互“模仿”层出不穷,这从某种层面上也反映了用户痛点所在。然而,抄袭并不一定能成功,胜者为王,如何取长补短,如何将自己团队的优势发挥出来,打造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占领市场,这才是王道。
新版支付宝的“商家”和“朋友”页有种结合了“大众点评”和“微信”的感觉,但这都只是皮相,真正要留住用户,还要看产品团队能否把握住商家资源,让更多的商家接入到支付宝,提供更多的促销折扣信息。而基于金钱来往的社交关系是否符合大众的使用习惯,这还有待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