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这么一个故事:春秋时代,老牌大国郑国的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公主姜做老婆,生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出生的时候头朝上,把他妈折腾得半死才出来,他妈就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取了个名字叫寤生,意思就是难产;二儿子叫段,聪明又漂亮,姜氏很喜欢。在老公郑武公面前几次三番要废掉寤生,立段为太子,每次都被老公驳了回去。
等到郑武公死后大儿子寤生即了位,就是郑庄公。老妈姜氏为小儿子段索要一个名叫制的城市。制这个城市是战略要地,庄公不肯给,就说:“制这个地方是不详之地,当年虢公就死在那里,还是换个地方吧!”姜氏就挑了另一个叫京的地方,庄公同意,段就去了,他被人称作京城太叔。
郑庄公的朝臣们不高兴了,各种不满溢于言表,祭仲说当年先王规定除国都以外大的城池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京的城墙高大巍峨,简直成了第二个国都了,长此以往这还了得!庄公回答老妈的话不能不听,毕竟百善孝为先嘛!祭仲说你老妈的心怎么想谁都知道,你还听她的不是更难控制了吗?庄公安慰祭仲说不急,不急。
没多久,太叔段又命令北边的边邑和西边的边邑不仅要听命于庄公,同时也要听命于他。这一举动在郑国朝堂之上再掀波澜:
公子吕质问庄公:是不是想要把国家送给太叔段?如果是,那我就去侍奉他;如果不是,就赶紧把他灭了!一个国家怎么能容忍两个发号施令的人呢?这样会使民心生变的!庄公安慰他说不要紧,他会给自己带来灾祸的!
接着太叔段又把这两个边邑正式收归自己所有。庄公的臣子子封忧心忡忡:“西部边邑和北部边邑土地肥沃广大,太叔要得到民心了!”郑庄公却慢吞吞地说:“不讲仁义,不能收拢人心,土地多了他垮得会更快!”
郑庄公在朝堂上安抚臣子,太叔却修好了城墙,制造铠甲武器,准备将士兵车,与王太后姜氏约定好了时间,到时候他负责攻城,姜氏负责把城门打开,二人里应外合,废掉庄公,由段即位。那边刚刚商议好,庄公这边就知道了,说:“可以了!”命令子封率兵车二百乘讨伐京。京的人民立刻倒戈,背叛了段,段无奈仓皇逃到了鄢地,庄公又伐鄢,五月二十三,太叔逃到共国。
庄公把母亲姜氏贬斥到城颖并且发誓:“不到黄泉再不相见”——随后便后悔了。
这篇文被选入《古文观止》后放在了开篇第一篇,之前读了很多遍,并不觉得如何好,直到后来一次事件,才让我明白了郑庄公的高明!
记得之前读过很多文章,在评价郑庄公时总喜欢用到如阴险狡诈,心机深沉。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来自《左传》本身对郑庄公的评价:“称郑伯,讥失教也。”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郑庄公从一开始就好好教导弟弟,叫其不要僭越老老实实当个封臣,是否共叔段就不会谋反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不管郑庄公教不教导弟弟,他的弟弟都必然会谋反——因为他们的母亲姜氏一定要共叔段为王!哪怕曾几何时共叔段只是想要兄友弟睦开开心心做个富贵诸侯,但在他母亲姜氏日复一日的煽动和洗脑之下也会觉得只有起兵谋反废掉哥哥自己称王,才是他这一生要走的路!从某种程度而言,共叔段是他母亲欲望的牺牲品!而如果庄公在一开始拒绝把京给到共叔段,姜氏必然不会罢休而是继续索要,而庄公会落下不敬母亲,不爱幼弟的刻薄名声,毕竟母亲姜氏为了毁掉庄公已是无所不用其极了。而在后面臣子反复规劝庄公制止共叔段霸占国家领土时,庄公就更不会出头了,因为他与弟弟,已在亲生母亲的操作下,势同水火,贸然出手,只会打草惊蛇!
所以,庄公选择忍!
这里我关注的第二个点是在“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之后的四个字“公闻其期”,这边商议好袭郑的日期,那边庄公马上就知道了,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很显然,姜氏身边有他的人,而共叔段身边也有他的人!他不动声色在母亲和弟弟身边埋伏了眼线,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所以才成竹在胸,才敢于后发制人!
想想看,母子之间,同胞兄弟之间,生疏至此,令人慨叹!而郑庄公在知道母亲偏心后一直隐忍,忍到老爹去世自己即位,忍到母亲暗助同母弟弟反叛自己,终于忍到了打败叛军弟弟出逃到了共国,庄公迫不及待对母亲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我相信这是他的真心话,这是他隐忍多年的一个情绪的总爆发!但随后他后悔了!——他是后悔不该对母亲说那样决绝的话吗?
是,也不是!
这是他多年来藏在心底的话,他真心想说的话;但却不能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来说!
让我们把空间拉大一点,从五千年后的今天俯视那个波光诡谲的时代:春秋时代,以礼仪为重。知礼、懂礼、不输礼,凡是以礼为先,才是占据制高点,立于不败之地。
庄公懂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未即位前一直隐忍,在母亲姜氏为共叔段向自己索要京以及公然命令西、北边邑听命于自己时一直忍,因为他要占据道德最高点,他要看着对手一步步自高自大暴露出自己的缺点。而共叔段也就因为庄公一味隐忍所以自高自大一再做出背弃礼仪的事情,失去了民心!所以哪怕他把京的城墙修得多么高大结实,都抵挡不了京内部民众的背叛——于礼不合的举措,没有收揽民心以德服人的政令举措,仅仅凭借一己之私便妄图把民众拖入战争旋涡,最终使得共叔段一败涂地。
共叔段败给了轻率,败给了不合礼!他像一个从小被母亲给了太多糖的小孩子,长大了发现产糖的地方不是自己的,于是就不顾一切想要夺取这个地方!他母亲的固执自私害了他!
现在来说说姜氏。
最初对姜氏的行为很是不解,觉得一个母亲偏心至此莫非是《左传》用了传奇笔法?后来看新闻,看到因为一己之私杀死、虐待亲生骨肉的母亲们,明白了原来不是这世界太传奇,而是我太过孤陋寡闻。看到最后,郑庄公出于政治影响的考虑而采用颍考叔的意见与姜氏“阙地及泉,隧而相见”,而姜氏也欢欣鼓舞“母子如初”,我仍觉得讽刺:姜氏以她的自私恶毒和愚蠢害了共叔段,而她,却一转眼就忘了那个被她的野心洗脑的小儿子,在春秋礼仪的保护下,重新过着幸福的王太后生活。只是午夜梦回之时,可曾梦见共叔段吗?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之前一个朋友的事。朋友应聘到一家销售公司做事,其中一个去的时间最长,已经做到了销冠级别。
这位销冠最大的特点就是抢别人的单子。别人打电话约到的客户,只要对方没有在第一时间见到客户,她就跑过去当做直访接待然后算作自己的业绩。之后各种排挤打压跟领导说坏话,好几个业务员因为受不了她这种作风纷纷选择离开,而公司,也因为她业绩好一直容忍着。
这位朋友呆了三个月,被抢了十二单生意。跟他一起来的两个人都受不了离开了,但他留了下来。不动声色该打电话打电话,该接待客户接待客户,时不时跟销冠说说笑笑,相处得非常融洽。
一年后,突然间,销冠的辉煌职业生涯走到尽头,她被公司劝退。
原因是:他们的董事长一天收到一个匿名的包裹,里面放着一碟光盘和几张A4纸,一听,全部是那位销冠说的公司的坏话,评论她的上司怎么怎么不好,公司怎么怎么垃圾。而A4纸上记录着她排挤同事,把公司情报卖给对手公司换取高额回报的事。为了证明真实性,上面列举了几个离职同事的名字和联系方式。
于是,销冠仓皇离开了她引以为傲的职业。同时,她被业内列入黑名单。
朋友后来跟我讲起此事,我问他,销冠是真的出卖公司情报了吗?他回答:假的.!
但她太过强势,得罪的人太多,抢了别人生意还要再言语打压,自己堵死了所有的路,就别怪别人不给她路走。
朋友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淡淡的,仿佛他不是那个幕后下黑手的人。
听完我问:如果朋友好好跟销冠说,不要抢自己的单子,销冠会听吗?
朋友回答:不会。因为在她的观念里,要想做好销售,就是要靠抢!至于抢得是谁,不重要!
我又问:那位销冠为何在抢了别人的单子之后还要恶语中伤他人呢?
朋友答:因为她心里有亏,所以认为,只有把别人逼得待不下去了,她才能高枕无忧。
朋友说完后又说:如果她仅仅只是抢单子,或许我会跟其他人一样,跟她大吵一架然后辞职离开,但她太过分,非要把别人逼得无路可走,既然这样,我就先把你逼得无路可走!你看,只要忍得下来,不一样笑到了最后!
事情就是这样,过去、现在,一成不变的人心!有时,人心的丑陋看得你怀疑世界,但最后,你撑过去了,前面便是一片艳阳天!忍别人不能忍,忍到令敌人放松警惕开始狂妄自大,再出手给其致命一击令其再无翻身之力!这就是郑庄公给我的启示!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越兮说历史"
注:1、共叔段的名字为段,因为是少子所以称叔段。后因谋反出逃至共,史称共叔段。
2、京城太叔,《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中为京城大叔,“大”通“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