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怀恋以前的愚人节啊!那时的愚人节还是容易被人遗忘
那时候我们都在一间教室,给对面同学一个眼神,他立马秒懂,趁我吸引另一个同学注意力的时候,偷偷抽调他的凳子,只要他习惯性的坐回去,绝对四腿朝天!
那时候很单纯,愿意信任别人。就算他说:“老师叫你去办公室~”你都会信,虽然战战兢兢,但还是向办公室走去。
那时候很机灵,总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恶作剧,不带重样的:背后贴字条,把同学鞋带绑在课桌上,在课桌里面藏一点吓人的玩具,看见有人睡着了就在他脸上作画,拍打左肩藏在右边让你以为是左边有人招呼你,骗你书包开了鞋带送了,自然的一句话就上了当!
可是越长大愚人节变得越复杂,大概是小时候被捉弄的多了,就总想着整蛊别人,堤防之心也日益严重。
你开始花心思暗自较量被整蛊的剂量,一定要挣个输赢,你不是真心要和他作对,只是渐渐的你们开始互相看不上眼。小心思一点点被迷雾遮罩,愚人节真的变成了“愚人”的节日。
为什么快乐越来越少了呢?因为那种出其不意的惊喜越来越少见。你想的不再是制造快乐,而是提防“欺骗”,即使那些玩笑不是真的欺骗你,但是谁也不想当个大傻子。
是我们的自尊心越来越强的错么?
不是,是虚荣心越来越重。
因为肯为你花尽心思绕一大圈只是逗你乐的人越来越少,随着青春期的萌芽,我们将它看做了爱情。
那是很多人会蹭着愚人节的时候告白,如果顺利就给她更大的惊喜,如果被拒绝还可以哈哈一笑说一句“愚人节快乐”,这样大家还能做朋友,就不至于那么尴尬。
可是成长剥夺了我们最后一丝趣味
懂得事情越多你将越难已快乐,你渐渐开始明白选择愚人节表白是因为他为自己找好了退路。或者本来就是真的只是愚弄一下你,因为爱情也成了我们的欲望之一。
于是再也没有人犯傻,于是所有人都记住了这个节日于是小丑退出了舞台,于是这一天再没有了欢声笑语。
互联网时代,愚人节成了热点
成人世界的愚人节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钱”。
这个节日成了商家们的营销重点:
可是除了这些美丽的段子,再也没人给我们带来快乐。有时候看着这些文案,有的只是心疼。
身边再也没有了陪你过愚人节的人
成年世界,你要陪家人过春节,要陪爱人过情人节,要和闺蜜过少女节,可是再也没人陪你过愚人节。
所有愚人节的讯息都来自于一个叫做微信的手机软件。他们以逗乐的方式索要着红包,成了唯一的乐趣。联系人成百上千,说话的人寥寥无几。
你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孤独!
小丑不再逗乐大众,也无法取悦自己
有一个村所有人不开心的时候都会去城南看小丑的节目,他可以治愈所有人的心灵。
直到有一天,小丑去医院看病。
“医生,我再也无法快乐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吗?”
“你可以去城南看小丑的表演,就能获得快乐了”
“可是我就是那个小丑”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着小丑。总会遇见那么几个人,你想尽办法的逗他们开心,只是想要他们留在你身边,可总是你在扮演小丑,他们只是来了又走的观众。你终于明白,原来都是路人。
你去看别的小丑表演,你突然也好喜欢那个能让你笑的小丑,可是表演结束,你不再喜欢他的平凡,于是转身就走。他来拉住你,求求你不要离开,可是你说“你不过就是一个小丑而已~”
你被一批人拒绝着又以同样的方式拒绝着身边的人。所以每个人都绕不过这个孤独的咒语。
孤独太强大了,可是你要学会享受孤独。
也许是套路被反复咀嚼编撰,你回到孤独,不过是想要一个简单的真心。
所以你不再是小丑,你开始为自己表演,探索自己的内心,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让自己真正享受而不是取悦,你无需愚弄自己,简单满足你就能获得快乐。
这个社会压力很大,你要做个能自我调节的人,即使世界很枯燥,你的内心五彩斑斓。
不要去做小丑,隐藏自己的难受。小丑走下舞台,自信的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