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多年前写下的。今天进行时间管理100讲转述讲到跑步的重要性,想起来它。翻出来重又阅读,感动于自己的记录。转到简书,希望更多人看到。哪怕有一个人因为看了它,而开启了跑步的历程,我想这也就不枉我码字和搬运了。
坚持跑步至今百余天,我已经切实受益。一直想把感受形成文字,今天刚好有合适的时间梳理思路,分享给大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朋友一起开启更健康的身心生活。
跑步究竟带来什么呢?
一,生活更积极。
有跑步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奔跑的时刻里,会有很强的“活在当下”的感觉。我个人感觉而言,一公里时头皮、颈后微汗,湿湿的,二公里时腿部皮肤微麻,三公里时胳膊腿沉,四公里时腰胯酸,五六公里时心肺有些压力……跑步结束放松快走时,又能感觉到肌肉的力量。那些细微的身体上的变化让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很实在。而这种实在的感觉让人踏实。从女儿出生后,我忙着养育孩子、照顾家庭、完成工作,还要追求学业和进步,总觉得自己被各种事务包围,脑子被孩子大人的吃喝拉撒睡,学生老师的招生就业心理资助等一系列事情占满,甚至梦中都会规划各种图景。有时候,我会觉得完全迷失了自我,我只有妈妈、妻子、老师等外在的身份,而没有作为自我的存在。一度,我十分焦虑,很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把心里重重的包袱喊出去。跑步以后,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运动时释放了多巴胺,我发现出出汗好像能把精神的垃圾丢出去,我能感受到微凉的风从脸颊吹过,能听到树叶哗啦啦的响声,能闻到刚刚清理过的青草香,心情莫名会变好,心境会清爽许多。
有时候,戴上耳机,听听音乐,听听喜马拉雅的小说、书评、美文,精神的营养在不断输入;有时候,和老公一起跑,互相鼓励几句,形成特别的互动;有时候,边跑边想些无关紧要但是需要梳理的问题;有时候会刻意地调动五官,感受空气里透出的美好……跑步,如今对我来说,是种精神上的享受。
二,身体更健康。
这是我跑步的初衷。进入30岁以后,感觉身体每况愈下。近几年,几乎每年年底都要进趟医院。牙齿根尖炎,痛到不敢吃饭不敢说话;气管炎咳嗽一俩月不停,各种糖浆止咳药消炎药顶上;眩晕症天旋地转,上吐下泻,卧床三天;高烧39度多全身疼痛;至于“知识分子”常见的颈椎病、咽炎更是经常造访……对于我这样一个大学四年只感冒一次的一直以来号称“身体好”的女汉子来说,实在是身心的“打击”。
跑步以后,大概由于全身的肌肉和骨骼都被调动起来,身体变得灵活了许多。登楼梯不再那么容易喘了;爬山时明显比身边的同龄人体力更好;带孩子蹦蹦跳跳从容了许多;进而疾病状态减少,颈椎疼较少出现了,头痛减少了,甚至嗓子痛都少了。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头皮发紧太阳穴痛,睡了两个小时也不大缓解。干脆爬起来去了操场,慢跑,到两公里时后背出汗,觉得舒服了许多。
跑步以后,日积月累,我感觉到自己的腰腹紧实了许多。饮食上,我没有刻意控制,吃得规律正常。但是,为了保持运动成果,我减少了暴饮暴食,即使美食在前,也能克制自己八分饱即可。有次和朋友去郊外自助烧烤,之前我会大口吃肉过过嘴瘾,不知不觉就吃多,腹胀胃痛。跑步后的这一次,我有意控制,吃得不多,反倒更加珍惜美味,恰到好处。
跑步给身体带来的好处,每一个坚持锻炼的人都有体会。我的目标没多大,今年年底,不要进医院就好。
三,圈子变宽大。
说是圈子,其实就是活动的范围增大。出差、旅游我都没有间断跑步。出差西安,跑步撞进了同事初恋的公园,因为这样的缘分,我觉得跑得份外有劲,而围绕城墙的奔跑则感觉自己在穿越,还吃到了带着淡淡酸味的早餐饼,完全不同于酒店自助早餐的味道;门头沟晨跑时欣赏花草鸟木蔬菜瓜果,感受到京郊村落的美;全家去长白山旅游时登帽儿山,看当地人半山坡上打羽毛球踢毽子跳舞打麻将,内心产生一番不一样的生活的感慨……妞在海体打球,我去北大校园跑,去海淀公园跑,沿公路跑,远比我窝在车里或者某个角落看书睡觉舒服得多;我和老公一起沿昆玉河跑步,妞骑车,我们全家一起见识北京落日幽静的美……就这样,一路奔跑,一路感受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景。
通常,我每次慢跑五六公里,这就意味着不论去哪里,我的活动半径增加三公里左右。这不是驾驶汽车那种走马观花,而是置身其中去感受。停下来去听,去看,去嗅,周遭都会变得不同,这感觉很特别。
四,其他
跑步还能带来什么?太多啦,这就是连锁的良性反应,不是任何人可以用言语完全表达的。比如,我肉肉变紧实了,大家见面就会热情地招呼“瘦了啊!变漂亮了!”,心里偷笑;进服装店,中意的衣服上身效果都不错,满足指数暴涨;因为在跑步,更多关注了锻炼的信息,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的跑友,互相点点赞,能在朋友圈里占据一次封面也会分外珍惜;与朋友聊天也多了一个话题,互相鼓励,觉得生活增加了许多正能量;因为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因为一项活动的坚持成为习惯,对自己更加认可……
其实,梳理关于跑步的感受也是我的一份收获,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