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
陈建军
《论语》里仁篇·第18章是这样记的: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思是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过错,要婉转地劝告,看到父母没有接受的意思,仍然要恭敬父母而不可违逆,这样做虽然操劳也更辛苦,但也不能有怨言怨色。”
这实际上是讲孝道中的“仁”道,是讲当父母有过错时
子女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也就是“几谏”。子女与父母之间,既有亲情,又不可失掉礼义的原则。一方面,孝敬父母不是要求对父母百依百顺,父母如有过错,要进行劝谏,但态度要委婉,如不劝谏,便是“陷父母于不义”;另一方面,如父母不听劝谏,仍然要恭敬父母而不可违逆,虽然操劳,但也不可怨恨。如有怨恨乃至违逆,便是有悖于亲情。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尽孝道而不失原则,坚持原则而不违孝道,才符合儒家关于孝道的精神。
我们看《孝经》第15章《谏诤》章是怎样说的。当曾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时,孔老夫子连发两句反问:“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增强语气,以表明孔子不同意“从父之令可谓孝”的鲜明态度。接下来,孔子引用事实说明,天子、诸侯、大夫身边如果有直言相谏的诤臣,“虽无道”,不失其国、不失其邦、不失其家。孔子又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做父亲的有敢于直言相劝的儿子,那他就不会做错事,使自己陷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阻于他的父亲;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谏诤于他的君王。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孝呢?”
从《论语》的相关记载来看,“故当不义则争之”,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论语·为政》记载,孔子说孝就是“无违”,也就是“无违于礼”,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记载,子女对父母不符合礼的言行,要“几谏”,也就是要委婉地规劝。
所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一切顺从父母才是孝”的规训,都是宋儒以后的观点,这种说法既不符合实际,也有悖于孔子论孝的精神,以至于成了一百年前“打倒孔家店”时的重要罪状。
实践告诉我们,劝谏父母,是一个高难度的颇具技巧的沟通艺术。做儿女的只有把握好尺度,诚恳恭敬地向父母表达清楚,相信大多数父母即便有时碍于面子,放不下身段,或迟或早还是会接受的。做儿女的千万不可太过急切,不可“犯言直谏”,更不可恶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