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有这样一个观点:所有人都活在5岁前。意思是,人一生处理问题的模式,在5岁前就已形成。
一个孩子,3岁前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面生活、父母性格如何、受到的教育、关注度、遇到的重大事情等,决定了他一生的脉络。
那么教育是不是就成了“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并不是的,但过去总会影响未来的发展,因此幼儿教育,特别在6岁前尤其重要
3岁前
心理发展的路径,划分四个台阶,对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养育更为重要,而且它是第一个台阶。
首先是情感
情感的事在孩子完全不能动的情况下,每一次呼喊你对她的照顾到不到位,当你照顾到位的时候,孩子会怎么样的反应呢?
孩子会记住你的气味,记住你的声音,然后记住你的相貌,当从四个月到半岁开始认人的现象出现。这时候依恋关系就形成,而这个依恋就是情感最初的起点,也就是一对一,对一个人的情感。
当他这种情感得到满足,他就对外界建立了信任,这个信任得到满足,他就可以在这基础上扩展到亲情,以后是伙伴儿情……
3~6岁
那么第二个阶段就是三到六岁,也是性格的形成啊,这个性格是重点。那什么是性格,我们知道,这是后天的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的建立的关键期。
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有第一次,比如说我要一个东西必须是父母来满足,那么怎么去要,当一个孩子以哭闹的方式,父母给了满足,那这是一种性格方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你能够说话了,你要说出来,说的时候我要告诉你,我为什么能够满足为什么不能满足,那么这个三岁上下说不行,我们已经做一系列的性格培养,这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一些未成年犯罪,你会发现很多在十五六岁的孩子,父母已经拿他没有办法。用父母的话讲,我劝过他,我说过他,我打过她,我骂过他,但是我说他还是不听,我拿她没有办法。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在六岁之前对孩子说不行,六岁之前说不行,孩子大不了在地下打滚儿,可是你等12岁再说不行,孩子可以拔腿离家出走,可以把一瓶农药喝下去,可以站在楼房说你不答应我,我就跳楼。
因此性格培养必须在越早越好。
也就是说,在孩子六岁之前,在孩子反抗能力非常少的情况下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那么这个过程呢,给孩子建立行为模式过程当中,就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那么观念,实际上也在同时形成。
观念,它也是一种养育的心理现象,不是教育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会讲很多的心理知识,他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观念不是,观念就一件事,这件事上你的反应得到这个孩子就会形成这个事行不行?这是对还是不对
但如果你当时没有制止他,他一旦这种行为出现重复,那么我们知道重复三次,之后是什么结果:就会形成我们心理学上叫做定式。
定式包括知觉定势、思维定式,还有一个行为定式。那么行为定式我们称为是习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在知觉上、在思维上也会有定式。
其实自私就是一种社会行为的定式,只不过它变成了一种思维定式。所以三岁之前的养、育,也就说我们随势而就的指正,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陪伴。所以在孩子早年,他的陪伴极为重要。
第三阶段: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
其实我认为这个实际上涉及到孩子能力问题。因此,对于能力问题,恰恰是要甄别他的个性的,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能力的特长,你找到他能力的,实际上就帮他找到了自我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今后在社会中的一个定位,所以这是孩子第三个阶段。
那么当你这三个阶段做好,18岁之后,这个孩子基本他的认知-也成熟了,他是可以通过认知调整了,所以我们常常讲修养。修养,很多是靠自己来修的,那么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也是一种在社会活动当中去,如何修养自己。
这是我谈到的这个心理发展的路径,我们可以看到养育和教育他们的关系,其中前两个全在养的过程育,而后两个才是教,包括自我的一种成熟。
那么养育呢,在这里概括这样几点:首先是父母辛苦的付出,是积累教育他的资本,我们现在经常谈到心理资本,我认为真正的心理资本是早年父母在辛苦养育亲自养育之中获得对孩子的控制力,这个控制力就是心理资本。
然后养育呢,还需要稳定的一对一的关系,如果孩子早年没有形成好的依恋关系,他会形成很多潜在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知道依恋关系是孩子放松自我,也就是说他在内在非常放松,同时他对周围的一种信任的依托,如果他早年没有形成好的依恋关系,到成年,甚至会出现焦虑,紧张,甚至抑郁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孩子3岁前,什么都不懂,也记不住,不用这么费心研究什么育儿理念。
但其实,3岁前费心,以后才能省心很多。
人所有的付出,都会有痕迹,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