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接到一个朋友小侯的电话,咨询北海旅游的事,最后问我你有机会来深圳时一定要聚一下,我刚好下周就去办事,他口气坚决地说一定要见一面,我没有推辞,好!
小侯比我小很多,我们是在十几年前就认识了,他是学法律的,西南政法毕业出来就在深圳一家上市公司的法律室,跟着师兄兼领导,处理大大小小的法律问题。
在那个什么都讲,就是不怎么讲法律的年代,二十出头的他,经历了很多的法律上的大事件,结识了许许多多、各色各样的人,这些经历,有的人一辈子都很难遇到,他却过早地遇见了,这是好是坏说不清楚。那时的他练就一付见机行事的圆滑,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的味道。
没几年,庞然大物的上市公司就因经营不善,盲目扩张,很快就资金链断裂,资产被查封,退市到三板。
树倒猢狲散,再牛逼的人也得重新谋出路,他也自然而然地跟着师兄出来做律师,接案子,打官司,一晃也过去了三四年,没有太大的起色。
2008年6月,我们一个共同朋友在北海突发脑溢血去世,他闻讯后从深圳赶过来,出席追悼会和告别仪式。小侯与去世的朋友关系并不紧密,因为我的原因,每次来北海大家都会一起喝酒吃饭,在众多的深圳朋友中,只有他来了。
他一到现场就主动帮忙安排接待前来吊唁的人,当时我对他的主动很有触动,意识到小侯长大了,成熟了,那年他30岁。
自那以后,他来北海的机会很少了,更多的是在朋友圈里看到他的行踪:在一家上市公司做高管分管法务,做分公司的老总,再后来合伙成立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同时还创建了一家法律网络科技开发公司,应该说这几年他在快速发展。
我很好奇是什么支撑他这些年的发展,驱动力来自哪里?
这几年我也没少去深圳,可是来去匆匆,没有专门安排时间去看他,但心里却总是挂着这位小兄弟,关注着他的发展和变化。
按照发来的定位,来到了福田区卓越城五楼,这是一座档次不低的写字楼,律师所占了整整一层。一出电梯就看见了律所的招牌,广东俨道律师事务所,一位身材高挑的前台接待询问我的来意后,让我稍候。
我环顾了一下,大厅四周都是洽谈室,有五六个,桌面上放了各种茶具,墙面上有一显示屏,滚动播放事务所的架构图和律师介绍,另一面墙上有一幅大大的,似乎是logo的符号图。
不一会小侯门禁里出来了,五年多没见,人没怎么变,除了有点胖,笑容还是那么熟悉和亲切,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白头发多了嘛!是啊,岁月不曾饶恕过任何一个人啊。
坐在宽敞明亮的洽谈室茶桌旁,我好奇的询问他这几年如此丰富多彩的创业经历。他很轻描淡写地几句带过,似乎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理所应当的。
聊天中发现他也是得到的忠粉,几年来一直在听各种课程,当他听说我也订阅了刘晗的«法律思维30讲»时,一下子兴奋起来,共同的话题打开了,这几年的时间轴顺着«得到»聊开了,新设的邵恒头条比李翔商业内参有深度,罗胖的每日的罗辑思维真能磕,他最喜欢的得到课程是万维钢的«精英日课»和«跟华杉讲品牌营销30讲»,他们律所的logo就是按照华杉的三要素制作的…
他说这几年主要是在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把这些年的所思所学,应用在实践中,具体说来就是干了两件事,第一是成立律所,向全国最先进、最优秀的律所学习,学习用最新进的法律服务思维,服务客户和委托人,培训律所所有律师执业理念,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用国内外最卓越的律所使用的最精确、最合理、最规范和严密的工作流程,来保证每个诉讼和非诉讼案件的质量,用匠人精神作为律所管理运作的核心竞争力,用法律服务作为律所的共同价值观,几年来,在他们共同坚持努力下,律所代理案件的胜诉率达到90%,律所的营收每年都在翻倍。
现在代理案件,我们只专心研究案件本身的细节以及适用的相关法律,保证出庭准备绝对没有遗漏和失误,每个案件的律师团队对案件的研究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一般是对方代理人的5-8倍,唯有这样,才能有质量的保证,才有大概率的胜诉。
这就是得到罗胖所提倡的死磕精神,也是曾国藩打仗取胜的不二法则:打呆仗,扎死寨。
随后参观办公场所和会议室,没想到门禁里面的大开间有几十人正在办公呢,旁边有一排单间办公室,我正纳闷怎么像科技初创公司呢,他介绍说,一个个单间是律师的办公室,大开间里每台电脑前工作的是领络科技公司,正在搞法律科技研发,是借鉴人工智能和云平台,把基础法律服务进行标准化,程序化,智能化,目前公司还在起步烧钱阶段,还没有成熟的出品上市,也没有盈利,压力很大。
进入会议室就很熟悉了,因为经常在朋友圈里看到他在这里讲课的照片。我问有必要在这么贵的写字楼设一个这么大的会议室吗?费用很高啊,使用率也不高啊。显然他是有考虑的,他创办律所初衷之一,就是把律所作为一个法律交流平台,现在他们所与全国四百多家律所都有联系和交流,所以会议室除了平时的员工培训外,主要是作为与其他省市律所交流场所,同时作为宣传工具也免费提供给客户使用。至此,我基本上了解了这几年奋斗的目标与内容:一是做最好的法律服务,顺便把钱了;二是创办法律科技公司,让法律服务插上科技和时代的翅膀;三是让法律服务个体之间有更多的交流。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起步很难但坚持下去却很有效。
这三项非常符合«得到»的理念,让每天所做的事情有意义,又有非常有效的落地方法。
看着眼前俨然是法律界小有名气的小侯律师,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欣慰与满足,对我有一种熟悉的鼓舞,这种情感是那么纯粹和干净。
当一个人来到了中年,在一个恰好的时代,遇到了向往已久的契机,让藏在心底多年的愿望和想法得以实践,是一件多么惬意的感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