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青年教师教学的个体感受

      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容易对学生活动形势的估计过于乐观,而自身的教学能力尚待提高。这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让他们受挫,不利于日后教学能力提升。只有将青年教师的课前心理调适到正常、稳定的状态,才能使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教师们通过观课议课的课堂观察、课后商议,对青年教师的教学现状有客观的判断和理性的分析,从而指导培养实践。因此,合理引导青年教师调整课前心理状态至关重要,具体做法如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1.保持良好心理,排除消极干扰,促进课堂教学

        心理健康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影响,并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整个教学过程就会愉快而轻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热情的高涨,势必带来良好的教学互动,学生就会获得快乐的学习体验。教师通过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这也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

        2.课前充分备课,消减紧张情绪,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上课之前不能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否则会对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只有积极缓解教师的心理压力,才能帮助他们从容地应对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事件。课前充分考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细致地做好教学安排,辅以翔实的教案,是解决青年教师心理紧张的有效办法。青年教师的教学紧张,往往是对整个课堂准备得不充分造成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教师往往措手不及、无法应对。

图片发自简书App

        3.指导分析学情,减轻教学压力,有效调控课堂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把控力,学情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状态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两个方面。学生的认知状态可以从认知发展和社会心理进行分析,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典型特点是同伴影响;他们在初中阶段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不仅没有良好的动机,也没有端正的态度,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和老师对看干,对青年教师在课前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使其熟悉学生的年龄特性及行为表现,缓解压力,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