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部门会议结束后,我又特意打电话给问题核心部门负责人,一方面再次就会议内容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是某种预感驱使,担心她会因为不堪压力而辞职。
刚刚还是应验了我的担忧,运营经理来电告知,物流主管提出辞职,让我这边马上准备招人。
这样的事又勾起我两个月前的压力,仅仅五个月,两个人先后上岗又离开,该反思什么?自己还能做什么?
不论何种原因,一个岗位出错率超高,到处扑火救急,甚至总是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正常吗?
作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我暂时不想从岗位个人身上去找原因,因为很明显问题的根结不在于连续流失的员工身上。
我突然想的是,如果我是当事人,会有哪些困惑?面对这个不熟悉的环境,面对天天发生的不熟悉的业务,我需要怎样的支持才能更快速的进入角色?还有,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为什么要珍惜这样的一份工作,看重什么?
跟财务负责人聊过,一致认为物流岗位新人的能力虽然不是最高的,却也不是最低的,确切说当初也是经过综合评估才选用的,我们都知道,招聘这件事并不是找到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找到跟公司岗位最匹配的人,这里面的匹配,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公司综合提供的资源和人才具备的综合素质。
那到底是什么导致目前这样的结果呢?
如果是我,我想要一个能给我具体指导的领导,理想一点,就是亦师亦友型的。对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有人关爱总是暖的。对我暂时不懂,做的不好的工作,跟我提的不仅仅是要求,更是支持是教练。
当然,我知道若作为个体,只强调这些总会给人不好的感觉,被环境里的其他同事认为是能力不足态度还有问题……
可现实中,我设身处地的想,真是这样的,我真的有这样的需求,这是一个矛盾,当我说出自己的需求,会被嫌弃,于是我不说,结果就是无法更好的适应新工作,导致最后默默离场……
有这样的矛盾存在,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一定是希望不用我说出来,领导就能够体察,并在第一时间帮助我获得成长的。我不想提要求,却真的想得到帮助……
同时我也想,如果我是领导者,我会怎样领导这个新人,会从哪些方面要求她帮助她指导她?
要求首先不会是技能上的,是态度上的,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你会发现,新人上岗都是有热情的,能在前期面试接触的时候接受包括待遇在内的主要条件,那至少就表明,在短时间内基本不会因为工资低而离职。
再考虑其它影响这个新人去留的问题,接受工作的同时,是否还需要理解这份工作的全部,目标,流程,达成方式……如果这些都在考虑范围内,那我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我心里给这个岗位设定的目标需要通过哪些具体的措施来实现?新人是否理解并正确执行了我的指导?……
不想则罢,一想就感觉头大。面对组织内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定都能从自己身上找出一些可以改善的地方,这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网络,每一个人都是这个网络中的一个点,不管哪个点上出现差错,都不会与其他点完全无关,综合作用不可小觑。
故而,自己的答案已经出来了,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期待,面对不同,总是主动更让结果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