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何为参禅❓
何为参禅?先问下百度。
以上这个定义,我觉得有些局限了,并且也不够通俗。
百度将参禅意译为“静虑”“思维修习”,然而,这是一种误倒。参禅和大脑无关,它并不是思虑、思维的功夫。
我自己对参禅的定义是:
全神贯注且身心放松地持续放空或把意识专注在某一事物之上,直到意识逐渐进入某种状态,而这种状态可以是「定」、可以是「禅悦」,也可以是「合一」等等。
这种状态可使人暂时性的明心见性、窥探到内在真知智慧,状态深时,可以体验到暂时性的开悟。
当然,没达到状态不要紧,参禅本就不是以达到某种状态为目标,执著于状态反而难以达到状态。
观呼吸是参禅✔
守丹田是参禅✔
听雨声亦是参禅✔
参禅虽要求全神贯注、一心一境,但是身心并不是紧绷的。参禅过程中也无须保持全然的无念,有杂念也说明身心比较放松。但是在参禅开始时,可以凭意志力压制一下杂念,使参禅有一个安静的开端。
02.我的参禅
(一)室内参禅
上学时就在寝室参禅,放假时就在家里参禅。
(二)户外参禅
虽说在室内参禅也能进入合一、禅悦、忘我等状态,但说实话,户外参禅还是更舒畅开阔,更推荐。
相比于室内参禅,户外的风景能帮助我们放空放松凝神,美丽的景物是一种能打开心灵的楔子。
在室内,我进入状态大概要15~30min不等;而在户外,我进入状态很多时候是从踏出宿舍门的那一步开始的。
我常去参禅的几个地方:
1.湖边草地,观天观水,观望远处教学楼。
2.湖边石头上,观水。
3.教学楼间空地,放空。
4.教学楼上天台,放空。
5.校外绿地,观天观云放空。
03.心知道答案
参禅之道乃明心见性之道,不是明脑之道。
参禅,是心在发生作用,而不是脑在工作。
心,人皆有之。慢慢地尝试去感受它吧。
心打开时,看一块破旧的地砖都会感叹:真是鬼斧神工啊!
心打开时,听室友轰隆隆的呼噜声都觉得:真是天籁之音呀!
如果是大脑的话,它会说,真是丑陋不堪的地砖,早该换掉了;真是令人头皮发麻的鼾声,真想吵醒ta!
总之,心与大脑完全不同,“丢掉”大脑方见真心澄澈。
记得:『参禅』之道全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