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①。冰桃对雪藕②,漏箭对更牌③。寒翠袖,贵荆钗④。慷慨对诙谐⑤。竹径风声籁,花蹊(qī )月影筛⑥。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⑦。江海孤踪,雪浪风涛惊旅梦;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⑧。
①水榭:建筑在水边或水上的亭阁。
《唐书·裴度传》云:“东都立第(宅第)于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木丛萃,有风亭水榭。”
山斋:山中居室。
[南朝梁]简文帝《晚春》诗云:“风花落未已,山斋开夜扉。”
[明]袁宏道《和王以明山居韵》
诗云:“山斋通夜雨,肠断子瞻诗。”
② 冰桃雪藕:
传说西王母曾多次降临人间,给汉武帝带来了许多礼物,其中就有冰桃、雪藕,就是像冰一样的仙桃,像雪一样的莲藕。
③ 漏箭
古时用漏壶计时间。上放播水壶,靠底部一侧凿滴水孔,播水壶下置受水壶,壶中放浮漂,漂扎有刻度的箭,受水壶慢慢积水,浮漂则慢慢上浮,箭则从受水壶慢慢显露,刻度数字则由上而下逐一增大,以此计时。受水壶中带刻度的浮漂就叫“漏箭”,亦作“更箭”。
更牌
亦作“更笺”、“更筹”,古时夜间报更的牌。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云:“烧香知夜漏,刻烛验更筹。”
④ 寒翠袖:寒凉的绿色衣袖。
寒翠袖:杜甫有一首诗叫《佳人》,写了一个被丈夫抛弃而隐居山谷的美女,诗云:“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里就是用这个典故。
贵荆钗
荆钗:指用荆木做的发钗,是很简陋的饰品。也代指与丈夫同甘共苦的贤惠的妻子。
荆钗”前加一个“贵”字,是说家庭或许并不富有,但贤惠的女子与丈夫的感情很好。
⑤ 慷慨:意气风发,情绪激昂。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云:“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奴仆),莫不激扬,人思致节。”
诙谐:谈吐幽默风趣。
《汉书·东方朔传》云:“其言专商鞅、韩非之语也,指意放荡,颇复诙谐。”
[唐]杜甫《社日》诗云:“尚想东方朔 ,诙谐割肉归。”
⑥ 竹径风声籁
风声自竹林中传出。
竹径:指竹与竹间的通道。
籁:三孔管乐器,指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元]周衡之《次韵午溪竹》诗云:“风来起清籁,在我本恬寂(淡漠)。”
花蹊月影筛:月光从花丛间透来。
花蹊,即“花径”,指花与花间的缝隙。
月影:月光。
筛:底部有小孔的筛子。指穿过孔隙。
[元]王实甫《西厢记·络丝娘》云:“空撇下碧澄澄苍苔露冷,明皎皎花筛月影。”
⑦ 携囊佳韵随时贮
据说,中唐时期的诗人李贺,是一个非常纤瘦的男子。他作诗非常的刻苦认真,经常在早晨的时候骑着一匹马,带着一个小书童,随身背着一个锦囊。他一边走,一边吟诗,每一次得到好的句子,都会立即写下来放到小书童背着的囊中。然后到傍晚的时候回家,把所有的诗句都取出来,构成一整篇,除非有重大的事情发生,否则,每天都是如此。
他的母亲让家里的婢女检查锦囊,见里面的诗句有很多,又心疼又生气,道“是儿要呕出心乃耳”。后人称作好诗为锦囊佳句,就是来自于此。
荷锄沉酣到处埋
西晋建威参军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与阮籍、嵇康是好友,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纵酒放荡,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扛着一把铁锹相随,说:“死了便将埋我就地埋葬。”曾著《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见《晋书·刘伶传》)
⑧ 江海孤踪,雪浪风涛惊旅梦
孤踪:孤单的行踪。
旅梦:旅客的梦。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她早年受丈夫赵明诚影响,热爱收集金石书画,金兵入侵后,她孤单一身漂泊南方,非常痛苦。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茫茫江海,只剩下李清照一个人,生活的风浪惊碎了她平静的生活。
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
乡关:家乡。
烟峦:烟雾缭绕的山峦。
云树:云雾中的树林。
这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庾信。他代表南朝出使西魏,却被扣留,虽然在北方做的官很高,但每当看到烟雾缭绕的山峦和云雾中的树林,便会格外怀念万里之外的家乡。
这两句都没有明确点出要对的历史人物,如果仅仅当做抒情的语言,也是很妥帖的。但若知道是指李清照与庾信,那就更见工致了。李清照是从北方被赶到了南方,境遇凄惨;而庾信则是从南方出使北方,被扣留不还,却高官厚禄,生活优渥。两相比照,尤有意味。当然,这两个人思念家乡的情感都是一样深挚的,而且,也都是痛苦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才把他们放在一起来对比。
杞对梓①,桧(ɡuì )对楷。水泊(pō)对山崖。舞裙对歌袖,玉陛对瑶阶②。风入袂(mèi),月盈怀③。虎兕(sì )对狼豺④。马融堂上帐,羊侃水中斋⑤。北面黉(hónɡ )宫宜拾芥,东巡岱畤(zhì )定燔(fán )柴⑥。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⑦。
①杞梓:两种优质木材,用来比喻优秀人才。
《晋书·陆机陆云传》云:“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圭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
② 玉陛:帝王殿阶。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陈审举疏曰:“常愿得一奉朝觐,排金门,蹈玉陛。”
瑶阶:出自 《拾遗记·炎帝神农》,解释是玉砌的台阶。亦用为石阶的美称。
[晋]王嘉《拾遗记·炎帝神农》云:“筑圆丘以祀朝日,饰瑶阶以揖夜光。”
[唐]杜牧《秋夕》诗云:“瑶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③ 风入袂
袂:衣袖。
[清]纳兰性德《天仙子·渌水亭秋夜》词云:“水浴凉蟾(水中月亮)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游鱼搅碎了水中月亮)。”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诗云:“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月盈怀
亦作“月入怀”,旧时认为日月入怀是生贵男贵女的吉兆。
传说汉朝末年,孙坚之妻吴夫人,孕而梦月入其怀,继而生孙策。到孕孙权时又梦日入其怀。吴夫人以孕间日月入怀事发问孙坚,坚曰:“日月者阴阳之精,极贵之象(征兆),吾子孙其兴乎?”(见《三国志·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
又传说王莽之姑政君,在其母李氏身孕时,梦月入其怀,不久政君出世,后来她成为汉元帝的皇后。(见《汉书·元后传》)
“日月入怀”也比喻胸襟开朗。
《世说新语·容止》云:“时人目(发现)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怀。”也作“明月入怀”。
[南朝宋]鲍照《代淮南王之二》云:“朱城九门门九闺,愿逐明月入君怀。”
④ 虎兕:两种凶猛野兽。
兕:犀牛类野兽。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云:“匪(非)兕匪虎,率彼旷野。”
狼豺:两种野兽。
《左传·襄公十四年》云:“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常喻凶恶之人。
《三国志·魏志·杜袭传》云:“方今豺狼当道,而狐狸是先(先打狐狸),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
⑤ 马融堂上帐东汉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人长得漂亮,有才华,善于言辞。以前,京兆挚恂隐居南山,用儒术教授生徒,不应征聘,名闻关西。马融从他游学,博通经书。挚恂赞赏马融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
马融学识渊博,尤长于古文经学。他综合各家学说,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开始达到成熟的境地,预示着汉代经学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他教授辅导学生,常以千计。涿zhuō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他的学生。
他会鼓琴,好吹笛。放达任性,不为儒者的小节所拘。房屋器用衣物,崇尚奢侈,常坐高堂,挂红纱帐,前面教生,后有女乐。弟子按次传授,很少有进入室内的。
羊侃水中斋
羊侃(496~549年),字祖忻,泰山梁父(今山东泰安)人。南北朝时期著名将领,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后代,北魏平北将军羊祉之子。
他身材魁伟,颇通文史。早年出仕北魏,自尚书郎累迁征东将军、泰山太守,封钜平县侯。尔朱荣掌权后,率部南归梁朝。多次随军北伐,拜侍中、都官尚书,封高昌县侯。
羊侃生性豪侈,精通音律,曾自造《采莲》、《棹歌》二曲,姬妾侍立,穷极奢靡。
羊侃到衡州时,将两艘船联在一起,在上面起造三间通梁水斋,以珠玉锦缋来装饰,盛设帷屏,陈列女乐,乘着涨潮解开缆绳,对着水波置下酒宴,两岸的观看者拥挤不堪。
侯景之乱时,他固守京城(今南京),景不能破,于苦战中病死。(见《南史·羊侃传》)
⑥ 北面黉宫宜拾芥
入学拜师读经书,求官如拾草芥。
北面:旧时君见臣、长见幼、师见徒,均面向南而坐,臣或幼徒面向北而拜,故称“北面”。
黉宫:古代学校名。
拾芥:捡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取之极易。
《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怕)不明经书。经书苟(如果)明,其取青紫(古时丞相太尉穿金印紫绶官服,御史大夫穿银印青绶官服),如俯拾地芥耳。”
东巡岱畤定燔柴
岱:泰山。
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处。
燔柴:烧柴烤玉及牲,腾其味以祭天。《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地。”始皇二十八年(前225),秦始皇东巡,“上泰山,立石(颂秦德之刻石),封(设坛于泰山之巅以祭天,叫‘封’),祠祀(在泰山脚下梁父小山祠祭祀)。”(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⑦ 锦缆春江,横笛洞箫通碧落
这是描写富贵人家乘彩船且歌且舞游春的景象。锦缆:精美的缆绳。
春江:春天的江河。
横笛:竹笛,古称“横吹”,今称“七孔笛”。
洞箫:单管直吹,正面五孔、背面一孔者为“洞箫”。
碧落:天空。
[元]赵孟頫《溪上》诗云:“锦缆牙樯非昨梦,凤笙龙管是谁家?”
[唐]赵嘏《闻笛》诗云:“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华灯夜月,遗簪堕翠遍香街
这是描写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时人潮涌动的景象。
[宋]刘邦彦《上元十五夜观灯》诗云:“归迟不属金吾禁(金吾是掌管京城戒备、禁人夜行的官。但元宵夜开放夜禁),争觅遗簪与坠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