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昨晚刚加完班回家,想刷刷手机就睡了。
结果刷出了一条看掉下巴的消息--黄易先生去世了。开始还不敢相信,到网上搜一下,果然已经刷屏。
黄易先生才65岁啊。在这个八十都不算稀的年代,简直算英年早逝了。
看新闻是昨天中风入院,这么快就去世了。
本来大家都在担心金庸老爷子,毕竟是九十几岁的人了。但谁想到竟然是比金老晚一代人的黄先生先走了?
可能真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吧。
我现在港岛敲着字,黄先生在大屿山,其实离得并不远。但港岛与大屿山,也是隔山隔水,这下子真是山高水远了。
初看黄易的印象就像他的名字,既黄且易。黄么,大家都懂的。易么,感觉不如金庸的深邃,不如古龙的深刻,甚至也不如羽公的厚重。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黄易先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能与金古梁温并称五大家并非浪得虚名。
他一出手就不凡,提出了值得每个人思考的命题――破碎虚空。
武学是什么?修行是什么?甚至人生的追求是什么?这些都是宏大的主题,也是不好驾驭的主题。他敢在起手之作就触及,预示着他日后的成就。
果然,他的作品虽然平白,但并不肤浅,都是与历史、人生这样的宏大主题相关。
“寻秦记”开穿越之先河,有混同天下的秦王气势;“大唐双龙”对江山的态度也是潇洒地可弃可取;“边荒传说”写出了乱世与人处在边缘的那种感觉;“覆雨翻云”有魔师庞斑、风行烈、浪翻云的鲜明色彩,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一战。
他小说的“易”,其实并不易。看似为了迎合读者的俗,背后也有着那么宏大的思考。
好吧,不说玄的,不说形而上,就小说论小说。当小编写过后,才知道,能撑起那一部部长篇是多么不容易。就算是重复吧,就算是散漫吧,就算是离谱吧,这些作品能达到的高度也是少人可及的。
虽然,他笔下那么多的“虎躯一震”,让我们叹息拉低了作品的档次,但说实话,如果不是假道学,你想看吗?
我想看!在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这些“虎躯一震”还真是挺好看的。
当然,“虎躯一震”不能让他名垂千古。他也未必需要名垂千古。
是的,在我心中,他仍然远比不上金庸,也不如古龙。但就像我们不能只记住一个珠穆朗玛峰就可以忘了乔戈里峰,只记住一个冠军就可以忘了亚军以下的千万人,我们在回首武侠史时,应该记住在那金庸封笔、古龙已逝、羽生沉寂、瑞安入魔的时候,有个黄易先生擎起了武侠的大旗,将我们心中的武侠梦撑下去,直到网络时代我们的大陆新武侠兴起,终于出现一些未必可与他们比肩但也足堪自傲的写手。
不要忘了,他在2012年还写出了“日月当空”。
不知道这是否又是巧合,还是天意?日月当空,是武则天的“照”字,也是黄易先生起笔时选定的“易”字。日月合体,就是易;日出月隐,就是易。
写过了日月当空,他的使命也完结了。那一年,他整好六十岁,一个甲子,一个轮回。
五年后的今天,刚刚过完清明节,他就走了,留下思念。
这是他笔下的天道么?这是他笔下的虚空么?我宁愿相信这是!
最后说一句,很喜欢他笔下那些女子的名字:秦梦瑶、虚夜月、师妃喧、琴清、纪惜惜、石青璇、纪嫣然、靳冰云。
最后的最后,以一幅陋联祭黄易先生:破碎虚空终堪破,说尽边荒成传说。(抱歉,这算不上对联,表达一下心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