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微信推送《一人食也是天大的事》这篇文章时,结尾有一个错别字,“初色”被我顺手打成了“出色”。我不是处女座,但这个错别字还是让我看到的时候耿耿于怀。而事实上这篇文章发出去之前我还通读了两三遍。
然并卵。
写字的人多半有点强迫症,看到写出来的文章里插了几个错别字简直跟看到女神脸上有个饭粒瞬间跌落红尘一样。读大学的时候,专业课的老师就一遍一遍告诫我们,做新闻的人啊可千万不能写错字,轻则要扣钱,重了可能就是政治错误啊。一想到要扣钱这一点,我心里就牢牢记住了这条金科玉律。
毕业之后在一家旅游媒体工作,因为是全国性的报纸,一个小小N线城市的文章很少能上报,多半就是发在网站上。网络总给人一种不太严肃的感觉,写的人轻率,看得人也随意,而且旅游新闻多半也牵扯不上什么政治问题,久而久之就忘记了还有错别字一说。
入了新媒体的行之后,继续做着写啊写的工作,不能有错别字的金科玉律再次抬头,像一把刀悬在脑袋上,偶尔写错了一个字万一被客户抓到,就是一通紧急会议,也让客户觉得这家伙实在太不专业。特别是做微信之后,不能有错别字的念头时时记着,微博还可以删掉重发,而微信删除了体验也不是很好,而且万一你的错别字在题目里出现呢,那就惨了。
可现在写错的概率依然更高...
以前写字是拿着笔,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每一笔都听得到笔尖和纸摩擦的声音;现在,智能化的输入法让你的脑子都跟不上打字速度了。
“失控”的感觉你有吗?经常你还没想好要写什么,手放到键盘上,机械的敲着敲着,一篇文章就出来了。看到有人说教你怎么在15分钟之内写出一篇微信文章来,事实上,15分钟确实足够了,国际通行的打字速度评级标准里,生稿每分钟90-100字就已经达到了专业录手的标准,那15分钟至少也是一篇千字文。网络世界里,坚持每天写作在客观条件上已经毫无障碍。
以前的人写毛笔字,等他一个字写完感觉我都能瞎掰出一篇文章来。一笔一划的东西怎么会出错呢,只要你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就好;现在,不知道一个字怎么写的人也一样可以出本书,还会有专门的校对、编辑帮你忙。
科技的发展总是好的,我很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不过,科技之外,我们能不能别忘了最基本的常识?
以后写东西是不是要养成至少检查5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