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秭归草根诗人九条命和著名诗人郑小琼在秭归屈原祠的一次美丽见面
9月13日,由宜昌市政府主办、市文联和秭归县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诗歌节“诗在民间—屈原楚辞吟唱会”在秭归县成功举办。在这次诗歌的盛会上,我和著名诗人郑小琼在秭归屈原祠有过短暂的碰面和简短的交谈,并且拍照留念,留下美丽的一瞬间。
郑小琼是四川南充人,很早就听说过她的名字,读过她的诗歌。她是当年打工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从四川一路南下,杀进广州,直至现任《作品》杂志社副社长,出版有《女工记》和《玫瑰庄园》等作品。当年,我还在深圳和广东打工的时候,就阅读过郑小琼的诗歌,她就像是流水线上一朵娇艳的玫瑰,吸引着千千万万打工人的眼睛。她很优秀,也很努力,一路艰辛,却也是一路辉煌地走了过来。在本次诗歌盛会上,她是朗诵特邀嘉宾,用四川话朗诵了著名的诗歌《鸟》,我很喜欢。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我对她仰慕很久了。在活动结束以后,她们就要登上旅游大客车前往宜昌,我鼓起莫大的勇气,走向心中的女神,请求和她合影留念,她欣然答应。随后,我们进行了简短的交谈,我说早在深圳和东莞上班的时候就读过她的诗歌,非常喜欢,随后,我们相互间留了微信。郑小琼老师非常热情,临分别时,她说如果我到了广州那边,一定记得给她打电话。不过那时候我还没有女神的电话号码呢,不过好在有了微信,以后一问也就知道了。
现在翻看照片,郑小琼非常具有女人味,端庄,优雅,而知性。能和女神有此短暂的邂逅,能有一张合影照,对于一个在诗歌朝圣之路上苦苦爬行的我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鼓励!诗歌,是美的,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无论是伤感还是激情,正如女神是美的一样。
我爱诗歌!我爱女神!
我爱女神!我爱诗歌!
我知道,郑小琼是继余秀华之后,在我心中有很重要地位的诗人,亦师亦友。她们代表的是一种朝圣之路的成功,一种励志正能量的传递,一种草根逆袭的典范。秭归,是诗歌的原乡,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也是生长诗歌的沃土,我在心里说,郑老师,秭归欢迎您!也对更广大的诗人朋友们,借助卢辉书记的一句话,轻轻说一声,秭归那么大,欢迎到秭归来看看!
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广州那边走一趟,去拜访心中的女神,向诗歌致敬!向文学致敬!
本文系九条命韩裕平原创所有,版权保护,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作者简介:嗨,大家好!我叫韩裕平,江湖人称九条命,屈原故里秭归茅坪镇长岭村人,典型80后,草根作者一枚。1985年大雪之夜,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历经童年苦难岁月,自小爱阅读,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高中毕业以后,开始边打工边创作,诗歌散文小说都有涉猎,有多篇短小文字刊于《工人日报》、《桂林日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屈原文学》、《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等等。经授权,改编老电影《桥》和《地道战》,成书《桥》和《地道战》,出版有童话故事集《看——那个树洞》上下册,散文集《无声的尖叫》,诗歌集《情定花桥,留住乡愁留住你》,秭归作协会员,今隐居花桥,供职于秭归县圣天观集团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业余耍笔杆子,喝墨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原创的心血,转载请留言,谢谢!
以下来自网络摘编
郑小琼,女,1980年生,2001年来东莞打工并写诗,有多篇诗歌散文发表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天涯》《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入选年度最佳等选本,曾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诗刊第二十一届青春诗会。获得"利群*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多项大奖,与韩寒、邢荣勤、春树等一同入选"中国80后作家实力榜"。
个人资料
1980年出生于四川南充。 2001年3月,中专毕业来到东莞打工。第三代打工作家
2007年5月21日,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潮"散文奖。
2007年6月3日,获得东莞荷花文学奖年度诗歌奖。
"打工,是一个沧桑的词……在海洋里捞来捞去,捞到的是几张薄薄的钞票
郑小琼诗选和日渐褪去的青春。"
郑小琼应该是2007年最受关注的80后诗人,先是获得人民文学奖,接着是拒入作协所引起的议论。一个低学历的写作者、流水线工人、打工诗人等等是她之前的全部简历。在某个意义上,郑小琼对诗歌和生活的态度,更像是一个群体的缩影。她的诗歌充满了对世界不公平的挑战和蔑视,字里行间充斥着揪心的力量。
贫苦生活
郑小琼1980年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的一个贫苦农家。2001年3月,从南充卫校毕业后在乡村医院当了半年医生的郑小琼便南下打工。然而现实并没有她想像的那样美好,她最初在一个家具厂上班,结果只领到284元的月薪,看到微薄的工资,她再也不敢想像自己以后的生活了。自己读中专四年,家
打工经历
她只得辗转中山、深圳,好不容易才进入东莞东坑镇一个五金工厂。进入工厂后,郑小琼编号245号。由于工厂工人流动率极高,当人们都还没有记清人家是什么样子时候可人已经换了,所以一般人都以工号相称。郑小琼在流水线上装了两个月的边制,从来没有人叫过她的本名,都叫她"喂,245!"郑小琼在机台操作的那一年,每天重复着在机台上取下两斤多重的铁块摆好,再按开关用超声波轧孔,然后取下再摆,她最多一天打过一万三千多个孔。刚进工厂那个月,她的手皮磨掉了,然后长出了厚厚的老茧。
南方打工的残酷现实让一个刚从学校出来还满怀理想的郑小琼无所适从。由于没有暂住证,郑小琼被盘查过多次,还罚过几次款,结果只得四处借钱过日子。那一段时间,她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她将自我封闭起来,每天下班后,便趴在八人宿舍的双层铁架床上记写着自己想说的话和那份失落。那些长短的文字便是她在孤寂的异乡唯一值得信赖的朋友。
动力
为了生存,郑小琼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几乎没有休息日的劳动强度让她几乎无心与外界联系,她平时主要的乐趣就是诗歌创作,偶尔也向一些报刊投稿。一天,《中国打工诗歌精选》的主编许强在翻看《创业者》这本杂志时,看到了郑小琼的一首诗,让他十分震撼。许强感觉这个没有名气的郑小琼是个极有潜力的诗歌创作者,相信只要给她一个平台发挥锻炼,她一定能为打工诗歌文学添上浓重而鲜活的一笔。于是,许强照着杂志上的地址与郑小琼取得了联系,并在他主办的《打工诗人报》第三期头版头条刊发了《打工,一个沧桑的词》这首长诗。这首诗发表后,不少读者都被郑小琼的才华所折服,不少编辑与诗友都主动和她联系交流。
郑小琼
开始写作
郑小琼在流水线干了两年后便到办公室作文员,然后又作业务员,这样她的业余时间多了,她成天便沉浸在自己的诗歌世界里,与灵魂对话。正如她在《流水线》中写的:"在流动的人与流动的产品间穿行着/她们是鱼,不分昼夜地拉动着/订单,利润,GDP,青春,眺望,美梦/拉动着工业时代的繁荣/流水线的响声中,从此她们更为孤单地活着/她们,或者他们,互相流动,却彼此陌生/在水中,她们的生活不断呛水,剩下手中的螺纹,塑料片/铁钉,胶水,咳嗽的肺,辛劳的躯体,在打工的河流中/流动……在它小小的流动间/我看见流动的命运/在南方的城市低头写下工业时代的绝句或者乐府。"几年间,郑小琼写了大量反映打工生活的诗歌,引起诗坛的广泛关注。
评价
《21世纪文学大系·诗歌卷》的编选人、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清华曾撰文说:"我读到了一位叫做郑小琼的年轻人的大量书写厂区劳工和个人生活的诗,我得说,它们非常令人感动。我以几乎最大的篇幅选入了她的五首作品。这位打工诗人的锐利,会让多少自认为专业和富有技艺的诗人无地自容啊。"
他评价郑小琼的《完整的黑暗》:"三条鱼驮着黎明、诗歌、屈原奔跑/对称的雪沿着长安的酒融进了李白的骨头/列队前进的唐三彩、飞天、兵马俑/化着尘土的人手持红色的经幡演讲/达摩圆寂,天生四象,六合断臂/死亡是另一种醒来/时间的鸟只抖落了皇帝的羽毛……""这是何等境界和气势,整首诗一气呵成,气势贯通,绝无叠加拼凑的痕迹。称得上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俯瞰,非常富有概括力、悲剧性、精神深度与抒情力量,如果再考虑到她的那些随意铺排的,如悲伤的夜曲一样的抒情短章,郑小琼可以称得上是一颗真正的"新星"。来自底层的真切的生活体验给了她沉实的底气,苍茫而又富有细节能力的风神,再加上天然的对底层劳动者身份的认同,使她的作品倍添大气、超拔、质朴和纯真的意味。"
诗文特色
郑小琼的"时间"是具有生命的,或者至少是实体的,它不是过去现在未来的进化轴线,而是事物栖息的场所,或者干脆就是事物本身。郑小琼能够把事物写得真诚,即恢复事物的尊严以及时间的尊严。她的抒情主体没有自我关闭,也不具有暴力,而向事物/时间开放。当代诗歌中,这样的"自我"少有,我们有的是欲望宣泄,或者反向退入无自我的词语形式主义。
短诗《安慰》可以视作郑小琼对"自我"的坚持和清醒:
我有一颗明亮而固执的心,它有自己的懊恼
忏悔,茂密的不幸与劳累,微小的怨恨
它们侧身过来,浸入我身体柔软的部分
成为遥远的事物,在我的血液和骨骼
转动,制造出希望,疼痛,疾病,幸福,
这些图纸,线条,器具,它们会对我说
在生活中我们相遇也将相爱,我在
某个机台上打磨生活,涌动如潮汐的
未来,我收集着的爱,恨,青春,忧伤
正被流水线编排,装配,成为我无法捉摸的
过去,理想,未来,它们与爱情,亲人纠缠
似一根古老发黑的枝条,等待某个春天来临
我的往昔已沉入蔚蓝的天空,剩下回忆似星辰
若隐若现,安慰着我孤独而温暖的心
个人作品
郑小琼参加《诗刊》杂志社第21届青春诗会、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同时获
诗刊2005年度华语传媒文学最具潜力新人的提名、诗选刊2006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等重大奖项。她创作了大量关于打工生活的诗作,有人称她为"诗歌产妇",同时她的诗歌散文散见于《诗刊》、《山花》、《诗选刊》、《星星》、《人民文学》、《散文选刊》等报刊,作品多次收入数种选集,也得到批评家的关注,拥有较为广泛的认同。
郑小琼的诗是外在形式与内在灵魂、批判与抒情、形式与内容、时代的解剖与自我的放逐之间的平衡。
代表作:诗歌《黄麻岭》、《铁》、《内心的坡度》,散文集《夜晚的深度》。
个人经历
青春丢失在黄麻岭
"我把生活摆在塑料产品,螺丝,钉子/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风吹走我的一切/我剩下的苍老,回家"--节选自《黄麻岭》
2001年,四川南充卫校毕业的郑小琼,先在一个模具厂工作,没做多久又去了玩具厂、磁带厂,再到家具厂做仓管,几经周折,来到东莞市东坑镇黄麻岭的一家小五金厂打工。
早上7时30分上班,12时下班,下午1时45分上班,5时45分下班,6时30分加班,一直到9时30分下班。每天机械地在机台上取下两斤多重的铁块,再按开关用超声波轧孔,她一天最多打过13000多个孔。在工厂,郑小琼的编号是245号。大家都叫她"喂,245!"叫了5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好像所有的理想一下子全都没有了。"她说。
7年后的2007年6月,郑小琼以组诗《黄麻岭》获得东莞唯一的也是最高文学大奖--荷花文学奖的年度诗歌奖。6月23日,将要举办颁奖典礼。主办方要求获奖者提交一份获奖致辞,收录在即将出版的荷花文学奖丛书中。郑小琼在获奖致辞中写道,"青春丢失在哪里,人的一生就会牵挂那里。黄麻岭对于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黄麻岭度过的五年,丢失的不仅仅是郑小琼的青春,还有被超声波打掉的手指盖和留下的噩梦。"我远离车间了,远离手指随时让机器吞掉的危险,危险的阴影却经常在睡梦中来临,我不止十次梦见我左手的食指让机器吞掉了。"(郑小琼的散文《铁》)
黄麻岭淹没了多少未知的青春和血汗?面对记者的疑问,郑小琼连连摇头,"很多读过《黄麻岭》的朋友也在QQ上好奇地问我。我只能说,那是一个荒凉的角落。"用郑小琼的一位诗人朋友何超群的话来说,《黄麻岭》不是郑小琼在《人形天桥》(郑小琼另一首诗)上愤怒的嚎叫,而是无奈生活的纪实。
郑小琼
写作记录在这个城市的耻辱感
5月21日,郑小琼获得人民文学奖"新浪潮"散文奖。由于业余时间很少,获奖的《铁·塑料厂》里有很多错别字。但主办方仍对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正面进入打工和生活现场,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敏感的打工者置身现代工业操作车间中,揭示了铁和塑料的现实与隐喻,为现代工业制度的不健全和反人性进行了反思和质疑提供了个人的例证。"
5月21日,记者电话采访正在北京领奖的郑小琼时,曾问到她的工友是否理解她写的诗。郑小琼无奈地说,偶尔有的工友会问为什么她总是能收到很多的信,但是没人能理解她的行为和她的诗。"他们的业余生活可以说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为何会写诗?面对这个问题,郑小琼沉思了一下,慎重地说,"我告诉自己,我们是这个珠三角城市所发生的事情的见证者,应该把见到的想到的记下来。这是一种底层打工者在这个城市的耻辱感,这种耻辱感让我不会麻木"。而谈到去北京,郑小琼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由于连日大雨,没能参观天安门。这是她第一次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