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十六周年祭

今天是奶奶的忌日,在哥哥和姐姐的温情回忆中,奶奶的形象渐渐清晰,往日的一点一滴再次浮现在眼前……经历半生浮沉,恍然发现,和奶奶在一起的日子是一生中最温馨的时光……

奶奶是一位旧社会裹着脚的小老太太,她的八个孙子都是她带大的。

印象中的奶奶很爱干净,家里总是擦的窗明几净。奶奶也很热情,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一定要热情招待,客人们吃好了才让几个孙子吃饭。奶奶有一手好厨艺,她做的饭十里飘香,据说生产社时期的干部都喜欢吃她做的饭。奶奶还是村里的裁缝,旧时女人们的大兜巾都请她做。奶奶是村里都敬重的明理人,同村的人都喜欢和她交往。其实,奶奶还有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家教极严,她教育出来的孙子个个都是好样的。

我们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奶奶定的规矩每个孙子却都铭记于心。比如:见人一定要问好,哪怕不认识;不可在人前走过;家里的供桌前要绕开走,保持一定距离;来了月经不可进堂屋;家里来客人,不许先吃饭,一定要客人吃好之后才可以;去别人家不可随便吃东西,要经过奶奶允许;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不可衣冠不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奶奶的规矩现在看来未必全对,但是当时的我们奉若神明。从长远发展来看我们受益更多。因为我们家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是规规矩矩,很有礼貌,也懂得先照顾别人。

而我的奶奶,其实一天书都没有读过,她热爱学习,为我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从来不会被家人安排去做别的活。她自己在七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佛经,硬是靠着死记硬背,把一整本书背下来。她原则性极强,如果哪天实在太忙没有上功课,后面一定加倍补上。

她的规矩不能变,但她也是一位极其慈爱的老人。

寒冷冬天里,我从学校回来,她会用身体为我暖脚,周末要去远方求学,她必然去路口送我,直到我坐到车上。我们所有的姊妹回家,必然要和奶奶睡在一起,聊天唠嗑,说说最近的故事。

奶奶是勤劳的女人,时刻记得在传统节日里为我们做好吃的。二月二龙抬头煮灰豆;春三月蒸韭菜包子;端午节做酒醅做凉粉;六月里烧青麦煮青麦,七月里做浆水,八月份蒸麻腐包子……一年四季,奶奶的好吃的从不间断,贫穷年代里别人家的孩子啃干馍馍,我们却总能吃上应时应景的美食……

奶奶的好说也说不完,奶奶的家规从不敢不遵守,村里人都知道张五奶家教严,孙子一个个都有出息,奶奶却还是那么谦虚,那么爽朗!

今天,奶奶去世已经十六年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遇见像她那样知书明理,宽严相济的老人。

我深深思念我的奶奶,也深深敬重我的奶奶,感谢她对我的教导,感谢她为我传递的仁、义、礼、智、信,感谢她将我培养成人!

人生有限,大爱无疆!过去的日子像泛黄的老照片,一一浮现,和奶奶在一起的旧时光,注定是落在我心底的暖,疗愈今日的忧伤!

天堂一定很美,奶奶,我似乎又听见你爽朗的笑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