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老,别人说了不算?掌握7大核心竞争力,为自己赋能
2021年6月,一位48岁男子写给上海市政府的失业求助信引发热议。这位男子说,曾经的他,重点大学毕业,在知名外企工作20年,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也有过硬的管理以及业务能力,但2018年离职后就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自己48岁,绝大部分公司和企业不会考虑录用这样的大龄青年。
后来他找过一份工作,上班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适应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有管理专家认为,社会的需要已经从技能型职场人转变到了知识型职场人。48岁男子虽然有好的外语水平、重点大学毕业,但这些都并不代表他现在适应企业发展新要求。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就详细阐述了当下社会的本质特征,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型工作,又该如何武装自己应对已经变化了的企业。
《终身成长》的作者是德国著名职业辅导师布什·霍尔菲尔德·卡特琳。他认为那些能够调整自己的人,将会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去再次激发那些自孩童时起就具备的潜能,如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卡特琳与博世、汉莎、西门子和爱立信合作的20多年时间里,他从战略到人力资源管理积累了丰富扎实的职场知识。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解决在职业领域的挑战,帮助人们消除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并使人们成为对自己职业未来的积极规划者。
为此,他出品的《终身成长--未来职场的7大核心竞争力》这本书,从成长心态、终身学习、自我反思与自我调节等7个方面帮助读者提高认知,为数字化职场人士赋能。
对自己未来如何赢得职场高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和我一起看看这本书的简要介绍。
01、未来已来,迅速提高对数字化社会的认知是唯一的选择
2016年3月围棋九段大师李世石和机器人阿尔法狗围棋大战,最终李世石败下阵来。
阿尔法狗是由谷歌公司旗下DeepMind团队研发的,具备“深度学习能力”的机器人,准确的说是一套人工智能程序AI或者说超级计算机。
据了解,阿尔法狗使用蒙特卡洛树搜索,通过值网络来评估大量选点,并通过策略网络选择落点。在下棋时分析每一步的风险系数,比如在未来20步的N种情况下,它立即就能判断出如何落子的胜率最高。
这时的AI机器人已经有自己学习和进化的能力。
研发者表示“人类在长时间的比赛中会因疲劳而犯错,但电脑程序不会,人类可能一年只能下一千盘棋,而阿尔法狗一天就能下一百万盘。”
著名作家、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数字化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工智能,更是促成了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并给人们带来深远的影响。
科技巨头Google 的聊天机器人 Duplex 已经在新西兰通过 AI 呼叫餐厅,它能自然模仿人类的声音,询问当地假期的营业时间。上海文博会上的,机器人就已经可以根据不同的口味,现场做出50多不同口味的咖啡。
智能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制造,加上大量的渴望5G 物联网密集型技术,将构建出下一代基础设施,组成我们未来新的智慧城市。5G 技术之上的新产品、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将改变每个人和科技互动的方式,为全球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
我们正处在互联网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数字智能化几乎被应用于所有的工作领域,并不可逆转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卡特琳在书里说,无论你是22岁还是60岁,如果成为一个数字化边缘者对提高职业满意度和就业能力没有任何好处。
环境已发生巨变,灵活的思维模式和数字化能力是我们应变的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的职场会发生哪些改变呢?
02、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工作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职场人最需要敏捷。
毫无疑问,数字化无时无刻在变化时,职业人士的反应就应该是灵活的且随机应变的。新型的职场形态和新工作方法都将有新的涌现,但其本质是:敏捷。
在本书的第五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新型工作。
“美籍社会哲学家弗里斯约夫·伯格曼最先提出了“新型工作”一词。他想要通过这种新的工作形式替代曾经资本主义框架下的传统工作形式。随着职场环境的变化,人们将有机会摆脱被雇佣的束缚。他将新型工作的价格观定义为:独立、自由并参与集体。”
谷歌阿姆斯特丹的这个阅读或电话小间,从设计上看起来像一个移动的家,会成为那些追求隐私的职场人士的好去处。
在谷歌苏黎世的办公室,放松室包括按摩椅,甚至是充满泡沫的浴缸来让你得到充分放松。
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说,想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最简单有效的管理,唯一方法是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责任
数字化社会的新型工作要求人们对知识的把握,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需要人们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敏捷度。职场规则就此改变: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等级制度--走向个人担当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孤身奋战--走向真正的团队精神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僵化规划--走向适应能力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被动管理--走向主动设计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知识堆积--走向知识共离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批评--走向建设性反馈文化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控制--走向信任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缓慢流程--走向快速决策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对错误的恐惧--走向鲜活的容错文化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外在动机--走向内在动机
[if !supportLists]u [endif]远离单向沟通--走向真正的沟通和反思
作者在书里总结到,敏捷是非常重要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它需要灵活的思维模式、终身学习以及有效、有价值的沟通交流,同时还需要自我集体反思。
03 、适应数字化社会首先是拥有成长心态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人类如果没有告别旧日海岸的勇气,也就不会发现新大陆。
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价值,必须保持敏锐的嗅觉,及时反思并在必要时整装出发。这就需要有一个持续性发展的心态。
品牌植入、视频橱窗、直播带货,谁说老年人干不过年轻人。抖音上的”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就是持续性发展的典范。
短短半年多时间,汪奶奶已有了1500多万粉丝。涨粉速度远超普通年轻网红。
网络资料显示,最高一次成绩是当日销售额达到了4311.80万。
持续成长,让帅大爷王德顺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艺术并被载入“中国百年史”,65岁学骑马,79岁等走上T台。79岁走上T台。
现已84岁的电视演员王德顺用经历告诉我们,生活态度决定人生。他说,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只要努力,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他们都拥有一颗渴望改变的心。渴望改变,可以唤醒我们内心对于学习新事物的喜悦和兴趣。
92岁高龄的小野二郎是世界上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有“寿司之神”的美誉。他穷其一生去钻研寿司的奥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改变,他的人生座右铭是“奔流不息,至臻至善”。
小野二郎说:“你必须要爱你的工作,你必须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即使到了我这个年纪,工作也还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会继续攀爬,试图爬到顶峰,但没人知道顶峰在哪里。”
一个拥有持续成长心态的人,敢于去承担责任,敢于面对一切的未知。
其次,终身学习是关键。
作家冯唐的身上有着多种标签,医学博士、前麦肯锡合伙人、华润医疗ceo……
他的一生就是开挂的人生,屡屡转行,却又能屡屡创造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成绩。
17岁考进仅招90人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后来考进了世界顶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成为合伙人。加入了华润集团之后,也做出了骄人的业绩。
近年来,冯唐出了不少作品,像《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北京北京》、《万物生长》、《活着活着就老了》、《三十六大》都收获了不少好评,其中《北京北京》一书更是被改编成影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一经播出便收获了很高的热度。
冯唐能做到如此成绩,他自己觉得没有其他捷径,就是努力学习。他说:“我每年的春节,几乎都是在读书进而写作中度过。”
曾国藩说,成大事者,必先读书。
读书,是获取知识,提升认知的最佳途径。要想认知提升,改变现状,适应新型工作的要求,就得学习。
04 探讨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当时
本文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提示和建议。运用案例分析、自我对照、启发式提问和练习都能帮助到大家空杯归零,然后自省反思,从而总结并有效成长。
未来的新社会才刚刚开始,探讨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立于职场的不败之地,甚至成为新时代的“强个体”,都是一个长期话题。
愿大家在书中都能找到自己困惑的问题并得到解决,更加清晰自己的未来方向,为身处数字化社会的自己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