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叫“我们为什么而活”可能略显沉重。可是此时我的脑袋里就是装满了沉重的胡思乱想。但是我又认为他们不像负能量,所以就让他爆发出来吧!
———前言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死亡”这个沉重话题。很多年前我已经开始思考“死亡”并且恐惧“死亡”。想到每个人终其一生的不断追求,到最后也都是付之一炬就不寒而栗。在死亡的瞬间,就像演出落幕,你要上交所有当初发给你的道具。我不赞同“人的死亡有三次”这个观点。虽然感性的令人动容。可我只相信人的死亡在物理学角度的解释就是物质的消亡!思想的消失和躯体的分解。
我们来到世界上有什么意义?意识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人类在地球上消失,那么人类对于整个宇宙又有什么意义?对,“意义”是个深刻的问题。
关于对“死亡”的思考我问过几个身边的朋友,几乎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类似“我为什么要想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大家是真的没有思考还是不想面对还是不想和我分享他苦思冥想的结论。算了,不纠结在这里,总之在我们平日对一件事产生了是否有意义的疑问时,再想想死亡,好像一切事情都没有意义了。读到这里大家可能感受到了来自我的满满的负能量。
下面来讲个小故事。又要提到来北京的事情。来北京之前,我印象中的北京是影视剧中的样子——繁华,发展,时尚,OL...来到的第一年在一家12人的小公司供职,工资不高,但很安逸,有时间遛弯和做饭。我开始不满足,开始质疑工作的意义,想追求刺激和挑战。年轻人有满腔热血很正常,只是我并没有想清楚什么是刺激,什么是挑战。后来就跳槽到一家数百人的大公司,由于工作经验有限所以赚的也有限。虽然工作难度不大,但是正赶上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经常后半夜下班,加上处于适应新工作的阶段,心里压力很大,病了两次,那一个多月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天是健康的。最痛苦的是得严重的热伤风的时期,鼻子塞的一点气都不通,大脑长时间处于缺氧,发烧,流眼泪,饿的时候嘴边没有一碗粥的时候我意识到健康的意义。感觉要窒息内心极度恐惧可身边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只有麻麻陪我聊了将近两个小时之久的电话,我才平复心情去睡觉。这时我意识到了亲情的意义。
插播这个故事,我不是在忆苦思甜,而是想说,病了两次之后,我对生活,情感,工作的意义都有了重新的思考。以前我向往加班忙碌的充实感,而逐渐我也明白,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的乐趣绝对在这9小时之外。而疯狂工作模式只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比如每况愈下的视力,坏心情,糟糕的器官。难道所谓的“激情”只能用燃烧青春来交换吗?还有家人,或许他们的关心和大道理总是那么几句,也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或许他们至今也说不清楚我们的工作到底是干嘛的!但是也只有家人的声音能让我们在这个冷漠的世界感到来自血管深处的温度。我相信万物的守恒,生命也不例外。
我解释不了意识,人类,宇宙这样深奥的哲学问题,但是我可以热爱。热爱生命,才不偏颇的对待生活,下一次厨,养一盆花,读一本书,走一段路,和陌生人聊一次天,一次不计回报的付出,真心的赞美一次别人,记录一个奇思妙想,认真完成一项工作,学习一项新技能,歇斯底里的哭一次...每个动作都能发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很多人总是在想青春应该是什么样?总是试图策划自己的青春。其实,青春就是现在真真切切的每一天啊~每一声“滴答”都是青春乐章上的音符。每个清晨和夜晚都充满仪式感。每一餐,每段梦就是意义。每个一天里,我们都应该健康快乐的全力以赴的去创造和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