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思考的艺术》读后感-3

【核心内容】

1、迂回策略需要重构问题,让问题更加简单,从而找到最直接的解法。

2、警惕事后理性化。即: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理由。

3、迂回不是无所不包地衡量所有选择,而是极大地限制备选方案的数量,然后不断进行限定范围的比较,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认同】

1、不要把选择范围扩展为理论上可行的所有方案。

这个提醒太有必要了。Deadline就是生产力,也不是没有道理。迂回策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及最终目的,过程目标和具体任务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受到边界制约的,而不是求完美。面面俱到,往往是面面不到。

2、对于简单问题,手段和目标显而易见。而更多的面对是复杂问题,目标很难被明确定义,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适应。

【价值】

1、常见的商业决策通常是对要做什么达成共识,而未就这么做的原因达成共识。这就像黄金圈法则一样,更高维度的思考是why,而不是what或者how,而且分歧背后的why往往都是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执行做久了,或者管理者希望下属是个工具人,很容易直接切入到how,而忽略了更高维度的Why.

2、直接与迂回的适用场景区别

此时想到的商业案例,就是房地产行业和VC行业,比如万达地产开发中经典的模块化和VC中赛道、赛车、赛车手分析。

3、警惕有一种自欺欺人的理性,即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理由,事实上这个理由是一定能够找到的。对于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表象所迷惑,需要思考内容背后的逻辑,以及需要对内容进行验证,以此来判断这是不是真理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