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老师都渴望有一个长长的假期,除过寒暑假,“十一长假”可谓最好的时间。这个时候,敬业的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或多或少地布置些作业,让学生在玩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主业”。这个时候,学生也是很矛盾的,虽然假期可以自由七天,但各科作业又让他们自由的同时,总会自由的不“愉快”。
今天,迎来2018“十一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经过12位组长认真地检查,结果令人咂舌,还不乏我在巡视的时候,极个别学生偷偷摸摸地在补作业。最终31人作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占班级总数的50%。其中有4人作业成篇的未做,占班级总人数6.45%。就是到下午5:20放学为止,还有2人作业没有补起。
分析其中原因,主要存在学生自觉性不够和家长监管缺失两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自觉性不够
这31位学生,除过9位平时作业很少出问题,或者偶尔出问题外,剩下的22位,经常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七天的狂耍,让他们彻底地忘记了学习,忘记了还有作业要完成,等到最后一天,要想补,就很困难,这就造成了不是这里没有完成就是那里没有完成,尤其是作业成篇有问题4位学生,干脆不做,反正要受批评。
分析这31位学生,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粗心失误型。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差,习惯也不错。因为假期的放纵,在不作业的时候,由于粗心,遗漏了个别题,自己之前当然全然不知,等到组长检查出问题,才恍然大悟。
习惯不好型。在询问原因的时候,个别学生说因为自己放假那天,回家心切,有的作业没有带回家,导致无法完成。虽然我在怀疑此种理由的真与假,甚至我会用“着急什么,作业都不带”等言辞表达批评之意。但也不排除真实情况存在。
故意找理由型。对这样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为自己没有完成作业找一个说辞,减少老师的批评或降低惩罚而已。
二、家长监管的缺失
出现学生作业没有按时完成,通知给家长,家长一般会有如下的理由:
推脱型。以自己忙,没有时间。或以自己无法判断对错为由,为自己推脱责任。
忽悠型。这样的家长,当你把情况反馈给他们的时候,表面上客客气气,好像很配合学校,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结果以后情况依然如故。
配合型。这样的家长,往往孩子学习也优秀,也许是偶尔的失误,导致学生作业出问题。当你反馈给他们的时候,以后他们会督促学生,不再拖拉作业。
初二,是学生两级分化的关键期,但目前个别的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很令人堪忧。今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到时是谁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忘记了作业。
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才能对得起你的孩子。
做一个负责任的家长,才能对得起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