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清明,我不知怎的就会想到王裒的故事。
《二十四孝图》里有个故事叫《闻雷泣墓 》,讲的是魏晋时期的王裒,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山里以教书为业,终身面西而坐,表达永不作晋臣之意。母亲在世时害怕雷响,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听到雷声,王裒就会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初读这个故事,只觉得心被什么狠狠地刺了一下,眼前自然地出现了一幕:天空阴暗沉沉如末日,闪电一道道在天边闪着,似乎要在暗无天日的世界劈出一道缺口。雷声轰轰一阵又一阵,响彻阴森的天宇,一个孤独的身影跪倒在一座孤零零的坟墓前,他的身上早已湿透,水顺着他的头滑到脸上,不断往下滴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亦或者是泪,只是冷透人心。他并没有擦去,母亲墓前那棵虚弱的柏树被肆虐的狂风撕扯着,树叶哗啦啦地扑闪着,许多叶子被卷上半空,一瞬间失散在凄凉的风雨里。他只是伸手轻轻地抚摸着那座挡在母亲坟前洁白冰冷的墓碑,一遍一遍地喃喃道:“裒儿来了,母亲莫怕……裒儿在这,母亲莫怕……”
每读这个故事我都唏嘘不已。“二十四孝”是来宣传孝道的,不少故事充斥着封建迷信和孝道的虚伪,乃至包含着某些灭绝人性的冷酷。但《闻雷泣墓 》与其说是在宣扬孝道,不如说是在解剖一个人间悲剧:父亲无端被杀了,他虽有绝伦才华,却不能复仇,犹如一把闪着寒光的宝剑,但始终局促在一个小小的剑鞘里面。正当锦绣年华,却只能带着母亲逃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活成一株被世人遗忘的栎树。母亲的离世切断了他在这个世界的唯一温情,让他对这残酷冰冷世界彻底的绝望。他是活着,但灵魂已经随着母亲去了……
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而王裒一生竟占了一半,可以联想他后来在母亲的坟茔前面,对着乱贼的利剑时,是带着微笑的,作为那个冰冷世界的苦行僧,活得太累,太苦,所以他走了,带着一身的才华和一个读书人曾经的灿烂理想。也许有时候他活得认真,但旁人未必能理解,甚至还会质疑他,是否在表演着“孝”;嘲笑他可以学习嵇康的儿子嵇绍,在父亲被冤惨死后,为相当于仇家的皇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痛苦无奈只是他自己的,后世对他定义成一个“孝”的符号,甚至于奉为楷模。或许他的心在滴血,但谁又能懂得或愿意体会一个血肉之躯,在其坎坷泥泞的人生之路上苦苦挣扎和泣血低吟呢?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在一年一度的清明这个中国人重要的祭祀节日里,人们乐此不彼地扫墓、祭奠,以此来昭示着血脉的继承,表达敬老尊贤的孝心和慎终追远的初心。在这样的特殊日子里讨论“孝”,似乎最合适不过。但对于王裒所表现的泣血的孝,我不想仅仅定义为“孝”而已,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是一个痛苦的读书人在“忠”与“孝”中的挣扎和迷失。唐人卢象在《寒食》诗中所写:“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然而莽莽乾坤中,浩浩历史长河里,被辜负被扭曲被摧毁的又岂止王裒一人呢?
传统文化里是有着诸多精华,而其糟粕部分,非止可以摧毁诸如王裒这样的孝子,甚至还可能贻误后人。孤立地以为忠孝不能两全,而不是以积极进取去促成两者的平衡,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就最终收获一半而损失一半,成就不了“完人”。
做“完人”不易,然而唯完人方能不朽,而王裒们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