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他人打交道,这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法律关系,例如借贷关系、买卖关系等,这些产生法律关系的行为便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以上两条便是定义了什么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下面我们讨论下什么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应当认定无效。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无效。
-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
- (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
-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 (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凡是依法或者依双方的约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实施的民事行为,本人未亲自实施的,应当认定行为无效。
- (六)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注: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八周岁以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指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后果
-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其他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后有效方才有效。
- (三)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 (四)重大误解、欺诈行为、胁迫、时显失公平而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经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定后可进行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