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行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

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黎里行》道出了黎里低调静宜的气质。

黎里古称梨花村,隶属苏州吴江市,东临上海,北通苏州,南接浙江嘉兴,典型的江南古镇,至今已有九百年历史。

可惜她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12年初,古镇才开发起步,逐渐散发出江南水乡的古典特性和优雅气质。

古镇依水而居,依水成市,迄今2.5公里长的市河两边仍遗存着南宋的桥梁,元代的棂星门,明清的驳岸、河埠、缆船石,还有多进的宅院和弄堂,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独到生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江南四季分明,黄梅时节多雨,夏季台风经常侵袭,盛夏太阳火热炙烤,冬天西北风挟裹冰珠雪花,于是黎里人搭建起了廊棚,使得过往行人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

黎里的廊棚,是由主体建筑延伸出来,临架于道路上的覆盖物。线形,狭长,实用而又实惠,方便行人购物逛街。

凡有廊棚的地段,多数开设店铺,宽阔的节点,建有亭子或美人靠,大多是商业中心,廊棚也是居民日常常务、邻里交往、休息娱乐的地方。

江南多水,高低错落的建筑,粉墙黛瓦,庭院深深的群体风貌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建筑小品。

黎里人为了适应江南气候,其住宅布局多穿堂、天井和院落,其中颇有特色的就是弄堂。黎里古镇至今保存115条弄堂。

黎里的弄堂分明弄、暗弄两种。暗弄,白天采光要靠天窗与花墙洞,晚上靠蜡烛照明。暗弄的墙上每隔一二丈总有一个灯龛,呈“介”字形或桃子形状,点上蜡烛。

黎里的暗弄出于安全的需要,每一进都有一道厚实的键门,六进的大宅就有七道门,而且大多有直角拐弯。

江南有句老话“两头直通,人财两空”。一条弄堂若直通通的,前后门一开,风就来了,伤人是必然的;而且两头直通,对于安全来说也是大有隐患的。

镇里,柳亚子的故居便在此。小小的弄堂进去,一串长长的景深衍生出一番“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情韵。

走在青石板的路上,平日里一切人事喧嚷,紧张烦闷在这清闲而古朴的韵味中顿时净化了。

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声音中听自己的心跳,不只就有一种清空的启悟,人文、人性,也都融入了回忆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和玉珍要去的地方是东圣堂。 不久前,我在简书里看到玉珍和小姐妹参观东圣堂的文章,表示也想去看看,玉珍热情邀请,这...
    汾湖秀阅读 7,269评论 12 35
  • 元宵节清晨,勉强吃了十个芝麻汤圆,感觉甜得发腻,心想,要不是元宵节,平时谁去吃它?先生说,要是猪肉馅就好了。 后与...
    汾湖秀阅读 6,925评论 31 47
  • 张老师不仅是资深的摄影家,还是苏州古城保护委员会的骨干,热爱古迹,喜欢地方文化,她对“六悦”情有独钟。 除了秀虹,...
    汾湖秀阅读 5,609评论 28 26
  • 我这次来黎里,本意有三:约见玉珍、去双凤楼、赏兰花。 那天,大家都有事,在双凤楼只喝了一会茶,便分头行动了。菜菜三...
    汾湖秀阅读 5,499评论 26 47
  • 赏兰花是我来黎里的目的之一,错过了会很遗憾。 事实上,元宵节那天已经是本次兰花展的最后一天,而我和秀虹走进展示中心...
    汾湖秀阅读 5,132评论 25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