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的那边到海的这边,我们相逢又告别。
2011年我第一次到厦门。
正是11月天气,出了机场,海滨城市特有的潮湿热浪和陌生的新鲜感一起袭来,我看着街头男人身上的短袖和姑娘飘扬的短裙,走得甜蜜又慌张。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去了海边,踩了沙滩,追了海浪,拍了很多照片,还尝试了一直都不敢吃的海鲜。
与在我之前以及在我之后奔赴而来的人们一样,来厦门,看海几乎是一个必选项。
那时候,并没有人告诉我,生活在厦门,山景与海景从来都不是奢望,你看或者不看,它都在那里,融进每一个普通的日常。
后来,就像一艘船出海又驶进港湾,我在离开后又回到厦门,最终停留下来。
那时候我住在岛内,周末或假期经常和几个朋友一起爬山或者逛公园,最常见面的是范范和豆子。那时候范范和豆子是一对儿,但我假装不知道他们是一对儿,这样我就能理直气壮地跟在他们身边当电灯泡。
我们一块儿爬山,逛公园,赏花,环筼筜湖骑行。
那时候,我觉得厦门真不错啊,海托着城,城依着山,山连着湖或水库,像个宝藏之城,时时给人惊喜。
位于厦门岛中心的仙岳山是不能不去的。山上风光独好,山下有座很有名的医院。作为思明区和湖里区的界山,仙岳山是观望厦门市容的最佳去处,也是白天看高楼,入夜看灯火的不二选择。
这里从前是文人雅土清游吟唱的胜地,也是山僧禅修的居所,因环境清幽,便依山修建了仙岳公园。公园管理处旁边的半山土地庙,香火旺盛,老厦门人都爱来这里上香。
我们去的时候,恰逢土地庙下面花园里大片格桑花盛开,一瞬间仿若到了雪域高原。
和仙岳公园一样人气旺的还有金榜公园。园内的金榜山,是厦门文化的发祥地,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古迹和典故颇多。
那是一个初冬的下午,橙黄色的炮仗花开得很热烈,铺满了整面墙,范范在花墙旁教豆子骑自行车,我在花墙前拍照片。不记得拍了多少张照片,只记得夕阳斜挂的黄昏,我们一起汇入了探寻人文古迹的人流中。
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厦门人不光能靠海吃海,更善于靠山赏山。但与声名在外的海相比,厦门的山实在低调得叫人惋惜。
这座被海环绕的“山城”,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山共有380多座,仅厦门岛内就有80多座。它们就像散落的明珠,串联起厦门人的过去,也烘托着厦门人的现在。
现在,厦门人最爱的,还有大生里边上的鸿山公园。山顶的茶歇园是个好地方,听着风,看着云,泡一壶茶,慢慢品啜,就能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
周末,当一些人在鸿山公园泡茶品茗,另一些人会去铁路文化公园散步,去海湾公园喝咖啡,去五缘湾湿地公园看天鹅,或者去东坪山和浩瀚的三角梅来一场亲密接触,去徒步湖边水库,去攀援滚蛋谷……
那时候我们在干什么呢?
我们也没闲着,去明发大排档吃小龙虾,把虾壳剥得堆成小山。
去中山公园踢毽子,第二天腿酸得龇牙咧嘴地叫。
去白鹭洲看喷泉,一人一辆共享单车,绕湖骑行,一路笑哈哈地数别墅区的豪车标牌。
我们去过很多公园,而这其中,我最钟情与厦大只有一条隧道之隔的万石植物园。
喜欢它,只因这里是植物的王国。这片植物王国很大,4.93平方公里的园区,相当于2.5个鼓浪屿,园内更是汇集了7000多种热带和亚热带植物。
如果从大门步行缓入,一路会经过棕榈植物区、多肉植物区、百花厅、普薇园、雨林世界、花卉园、苏铁园、竹类植物区、藤本植物区……
厦门8年,这片园子是我去得较为频繁的地方。我喜欢午后在园区行走,空气甜丝丝的,阳光懒懒的,风透过树叶的缝隙,掠在脸上,像亲人的抚摸。
2016年豆子的爸妈带小侄子来厦门玩,她工作忙走不开,我那时候正好在家休息,便带了她爸妈去植物园。在沙生植物区,豆子年近六旬的爸爸,顽童附身,玩得比他三岁的孙子还要开心。
我把他们的照片发给豆子看,豆子也笑得很开心。
2
但那开心是有期限的。两年前,豆子离开厦门,去了深圳,再后来范范也离开厦门,回了福州。一年前,他们和平分手。而我从岛内搬到了岛外,住在海边的房子里,每天穿过长长的跨海大桥到岛内上班。
每天清晨推开窗,都能看到一片或深或浅的海。从另一个房间推窗,也能看到山,名字颇美的天马山,还有旁边名字更美的美人山。
山与海都离我更近了,但是我却不再走近它们。
一座集美大桥,隔离的仿佛是两个世界。
我时常在桥的这端,遥望桥的那端,一边遥望,一边怀念。偶尔会怀念住在岛内的日子,怀念那些公园和那些隐藏在高楼之中的山。岛外也有公园,也有山,可是我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意味。
我们都被生活推搡着,情愿或不情愿地前行。
前些天范范在朋友圈发了他的婚纱照,他不声不响地结婚了。而豆子在这个7月也要结婚了,春节的时候她告诉了我这件事。
我想起那次在海边,我帮豆子拍照,风掀起她的头发,她皱起鼻子,笑得像个傻瓜。
那个夜里,我在阳台上吹风,初夏的海风一如既往的黏糊糊,湿漉漉。集美大桥璀璨如初,安静如初,车水马龙如初。
我明白,我怀念的不是那些公园,那些山,不是那些美丽的花和树,我怀念的是那些人,那些事,和再也回不去的岁月啊。(完)
摄影: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