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今日之谈话,引发的思考……
哥哥:“妈妈,有一个很好的可以帮我控制玩手机的方法”
妈妈:“什么?”
哥哥:“你多陪陪我”
妈妈:“多少才算多?”
哥哥:“每天一小时差不多”
妈妈:“看来妈妈在家你也不觉得妈妈是在陪你呀”
哥哥:“你老在做自己的事”
妈妈:“所以每周一次的特殊时光对你来说也是不太够的哦?”
哥哥:“我希望我们全家一起做一件事要多一些”
妈妈:“你的建议很好,那我要好好计划一下”
哥哥:“一天24小时,每天一小时不多吧?”
妈妈:“上学的日子可能做不到”
哥哥:“我说的是放假的时间”
妈妈:“恩,让我好好想想”
一年多以来,我们约定的电子屏时间是寒暑假每日30分钟,上学的日子每周30分钟。从上周开始我们打算恢复每周30分钟,他说自己能控制牢,其实这个控制很难做到,很多时候时间到了他依然舍不得放下手机,会拧巴着超时几分钟,像个没过瘾的瘾君子。
当然也有按时关掉的时候,比如:一局结束,他赢了!又刚好时间到了,他才心满意足关掉,唉!毕竟这种几率并不高,要靠运气,所以我们经常要拧巴几分钟,弄个不甘心收尾。
这个时代的父母孩子都挺不容易的,一年以前,为了哥哥的电子屏幕时间管理,学玩“吃鸡”的妈妈真的是相当用心了,只为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孩子,很遗憾的是妈妈并没有学会,所幸有爸爸,陪他玩了大半年,如今的哥哥已经看不上他爸了,年轻人嘛,学什么都比我们快!
人是环境的产物,你无法阻挡时代的脚步,如何迎接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很多朋友都在问,怎么管理孩子的电子屏幕时间啊?孩子痴迷上瘾怎么办啊?
再好用的工具或方法也只是短暂的/表面上对孩子的约束。
找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找几个能玩在一起的伙伴,共同计划做一些有趣的有益的事,能大幅度减弱电子屏的诱惑。
这就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挑战,父母们都工作,同伴们忙学习,哥哥那句“我太难了,没人陪我一起玩啊”,是啊,伙伴们要么上课外班去了,要么已经离不开手机了,要么喜欢独处不愿与人交流了,真是太太太难了。
所以我特别欣赏与赞同“举全村之力育儿”的方式,组建一个小团队,定期计划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一起玩耍,一起运动,一起学习。帮助孩子建立归属感与价值感是我们养育的方向。
青春期孩子的需求特别多变,不像小小孩,很容易就能满足。唉!我也还在不断探索中……
电子屏幕的“战斗”可能还在持续,不过对于这个挑战我很有信心!
每个孩子的需求都不同,哥哥是个高需求宝宝,难养得很!
不像傻老二,丢哪里都可以,就比如我们出去打针近两小时,也不晓得他是怎么把自己哄睡着的?(中途给我打了两通电话,我告诉他我有魔力,我的透视眼能通过手表看见他,让他安心睡觉)
到家看见睡着的憨老二,内心为他鼓掌!(PS: 竟然还换上了睡衣,真是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