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像未拆封的旧信笺,落笔时总带着几分莽撞的真诚,无人能例外。那些被同学聚会反复提及的“谁是谁的初恋”“谁为谁红过脸”,从不是少数人的专属印记,而是一代人青春里共通的褶皱——谁的青春,又能真正空无一物、毫无故事呢?
青春的故事,本就藏在“不完美”的日常里。它或许是课堂上偷偷递出的纸条,字迹里藏着没说出口的心意;或许是运动会后递来的半瓶水,指尖相触时的慌乱躲闪;又或是毕业散伙饭上,借着酒意说出口的“以后常联系”,转身却各自走向不同的人生。这些细碎的片段,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像星星一样缀满青春的夜空。就像同学聚会时,有人笑着说起当年的“幼稚”,有人沉默着想起某个人,本质上都是在认领自己青春里那段独一无二的记忆——无人能跳过这份“有故事”的经历,因为青春的本质,就是在懵懂与热烈中,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产生联结。
更重要的是,青春的故事无关“结果”,只关乎“存在”。有人的初恋走到了最后,有人的心动只停留在夏天,但这并不影响故事本身的重量。就像老照片里的笑容,无论后来照片里的人是否还常联系,那一刻的明媚永远真实。同学聚会时谈论的“谁和谁”,看似是在八卦他人的过往,实则是在透过别人的故事,回望自己当年的模样。那些被反复提及的名字和片段,早已不是简单的“恋爱往事”,而是青春的“见证者”——见证我们曾那样勇敢地喜欢,那样真诚地付出,那样热烈地活过。
倘若有人说“我的青春没有故事”,或许不是真的空白,而是忘了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印记。就像忘了曾为一道数学题和同桌争论到面红耳赤,忘了曾在晚自习后和朋友绕远路回家只为多聊一会儿,忘了曾在日记本里写下“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看似与“感情”无关的片段,同样是青春故事里的重要章节。青春从不是只有“爱情”这一种叙事,所有关于成长的悸动、坚持与遗憾,都是故事的一部分。
同学聚会的喧闹终会散去,但那些被提及的故事,会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因为我们终于明白: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青春才值得被记住,每个普通人的青春里,都藏着独属于自己的、闪闪发光的故事。而正是这些故事,拼凑出了我们最珍贵的青春模样——无人例外,亦无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