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正在课堂上发生》读后感

1.老师的注意力结构

教学要有效果,必须从激活课堂上用工,激活课堂就必须要激活课堂内的所有元素:激活老师、激活学生、激活内容,以及激活整个场域。老师、学生、内容、场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四大元素。

2.老师的五个境界

影响课堂效果的四大重要元素是内容、老师、学生和场域,这四者都会占用老师的注意力。

1.0被动应付级、2.0积极表现级、3.0教练引导级、4.0师生共创级、5.0太上无我级。

5.0级别:课堂以学生遇到的棘手问题为大纲,老师先用微行动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研讨,继而引导全班开放而广泛地交流,然后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及教学引导技能来从容应对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达到了“无招胜有招“”“手中无剑而心中有剑”的境界。

4.老师的状态位:慈、雄、对、觉。

慈,是慈悲心;雄,是雄心,或者叫信心;对,是对话;觉,是保持觉察。

5.学来的,悟来的,换来的,用来的,创来的。

6.有效学习的四个环节:茫然而不知所措,知之而不信,信之而不为,为之着不终尔。

7.学生的注意力结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内容,第二个组成部分是老师的表现,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学生们共同形成的课堂社会环境,第四个组成部分特别重要,是学生自己已有的旧知和经验。

8.学生的状态位:开、激、悟、道。开:开放;激:激活;悟:领悟;道:道说。学生的四大心理诉求:意义感、效能感、获得感、信任感。

9.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五大心理诉求:1:所授知识到底解决什么实际问题?2:能否用我的旧知和经验解决该问题:3:头脑风暴的主张和观点能不能升华并整合?4:所总结的知识能否进行验证?5:所学知识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10.符合学员心理诉求的教学框架:聚焦问题、激活旧知、论证新知、融汇贯通。

11.聚焦问题:知识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聚焦问题、教学目标、学生兴趣、学生旧知、教学内容。

第一,问题必须是学生关心的问题。第二,问题一定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第三,学生还得有与该问题相关的经验和旧知。第四,问题也要与教学的内容相关。第四,问题也要与教学的内容先关。

12.人嫩弘道。非道弘人,一套理论要想有生命力,就得有人深入地用,关键是使用的人要能慢慢挖到源头活水,这样的知识理论才能鲜活起来,更有生命力。

13.案例分析式三浪教学

第一浪:情境导入。第二浪:理论升华。第三浪:工具落地。

14.“3153“结构化研讨工具详解

3分钟独立思考

1分钟每人分享

5分钟自由讨论

3分钟形成结论

3153实操注意事项

更适合在6-8人的小组开展

可以做各种变形

把控“3153”活动的时间

规则在不得不用的时候才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