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班级都会有一定的小团体,我们要正视它的存在,切记采取粗暴生硬的办法,因为这样不仅不会受到预期效果,反而会扩大这些学困生的不满情绪,增强其与班集体对抗的凝聚力。
下面是一些疏导的好办法:
1.积极寻找优点
小团体里边的学生多是学困生,他们也有求关注的心理,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他们往往是缺点大于优点的,所以老师就要不惜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抓住一点,及时表扬,肯定鼓励,以此来拉拢、争取、团结他们。
但并不是说就不能批评他们,放任自流,该批评的时候还是要批评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挖苦,不伤自尊,应给他们留面子,不在公共场合批评,并且给他们改正错误、悔过自新的机会。
2.活动与教育相结合
搞活动就是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
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们也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比如画画,唱歌,跳舞,体育,小制作等等方面,只不过他们不擅长学习。
老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多举行一些主题班会或者是综合实践活动等,多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同时,活动中要注意渗透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育新人,让他们把在活动中得到的自信延伸、扩大到其他生活学习的方面,慢慢建立起稳定的自信,和对生活学习的兴趣。
3.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
学困生由于知识的缺陷以及认知水平的不足,往往把哥们义气和友谊混为一谈,是非不分,对错难辨,老师就需要帮他们纠正错误的认识。
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开好主题班会晨会,利用好班级文化墙,积极进行正向引导,让学生明白讲哥们义气不等于友谊,讲哥们义气不能不讲学校纪律。
也就是说,老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干的,什么是不能干的,旗帜鲜明地讲原则立规矩。
4.抓中心人物
这些小团体里边都会有个威信较高,有较强号召力,影响力的人,这样的人是小团体的中心人物,核心人物,做好他们的工作,对于转化小团体十分关键。
老师在关怀他们的基础上,还要讲究策略,比如在制定班级有关规章制度的时候,可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处理班级问题的时候,也可让他们多多参与;还可以任命他们担任班干部。也就是说,让他们感觉到他们是老师的自己人,是班级的重要人物,提升他们的价值感,让他们帮助老师做好学困生工作。
感悟:
把对手变为自己人有效的手段一是让他成为利益共享人,风险共担人,拉他入坑,打造利益共同体;二是及时发现对方的隐形需求并给予满足;三是放低姿态,多向对方求教;四是寻找双方的共同点(兴趣、背景、处境等)并进行放大;五是找到共同的敌人;六是说话多用“我们”,解决问题多从替对方考虑的角度来说,比如:让他恢复承重墙是为他考虑,如果今后出安全问题,他承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