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同事,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写作业到十点,孩子累,她也累,白天在单位压抑着的那些情绪,因为孩子作业都会来一次集中爆发,换句话说,她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不开心,她也很内疚,我对她说:让孩子自己写作业吧,天天陪着,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她说:那不行,孩子作业做不好,老师要找家长的。
我说:那你就在边上陪着,不说话,手里拿本书看,让孩子自己写。
可她还是说不行,不看着孩子亲自动手写她就不放心。
有多少妈妈跟她一样呢?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每个陪着写作业的妈妈,内心都有一段血泪史。
妈妈们之所以非要陪着写作业,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不肯相信孩子。
在很多妈妈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很多事情都需要妈妈帮忙,不相信孩子一个人可以做好。比如,孩子说作业写完了,妈妈不相信;孩子说题目都会做,妈妈不相信;孩子说没有作业,妈妈更不相信。
她非要眼见为实,非要坐在孩子身边,看着他一点一点地写,她才安心。
二是不舍得放手。
很多妈妈自己都不知道,如果孩子不需要她了,她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她还能做什么?她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她只能在每天照顾孩子照顾家庭中感觉到自己还有用。
所以,她只能用这样的方式体现自己,填补自己内心的需要。
三是太过焦虑。
很多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生怕孩子比别人少学了知识,因此拼命地给孩子灌输一切能够灌输的,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以为多了肯定比少了好。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没有阅历的知识起不了真正的作用。一个机械背诵的人和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对《静夜思》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知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自然增加的,在孩子接受不了的年龄强迫他接受,很可能弊大于利。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大部分作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除非是一些手工课、亲子活动课需要跟家长一起完成之外,其余的都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
很多时候,你不放手,就不知道孩子的潜力有多大。
儿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第一句话都是:作业写完了吗?刚开始,儿子还有所回应,可没过几天,就不搭理我了,于是我也觉得这样的自己很讨厌,就开始刻意改变,不再过分关注他的作业,只是在他睡前问一句作业写完了没,只是一句,绝不多问。
现在,每天下班回到家,儿子的第一句话肯定是,妈妈,我写完作业了,或者是,我的作业写了多少,还有多少等等。
我会肯定他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他感受到写完作业带来的甜头,他会更认真地写下去。
孩子的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别人帮不了,把属于他的责任还给他,这才是真正对孩子负责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