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她总是有一种让我不得不羡慕的从容。
说实话,其实我的人生经历相对于大多数同龄人来说要丰富的多,迄今为止,悲欢离合我好像真的见了很多,也感受颇深,但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我远远没有她的从容和通透。这种感觉很无力,就像是我走了很久,走到了别人的起点。
今天我读到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它把那些浮于表面的情绪比作蚊子,把那些情绪背后真正的隐藏着的东西比作大象。
扪心自问,为什么我总会有看似没来由的悲伤,为什么我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为什么我不能像身边同龄人一样从容?
书给了我一个答案,在孩提时代我们就被灌输这样的观念:“满足他人的期望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更重要!”在这种观念中长大的人不会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快乐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关闭了对自我感受的认知,只剩下对他人期望的敏感度。
我一直都明白我的共情能力超乎他人,我也一直明白我自己的敏感,这是上天赋予我的礼物,也是我的束缚。
但是我现在不想回头,更不想去批判谁,如果这真的是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那这是我的命定之路,我无法改变的,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他们的错,谁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谁都不必怪谁,谁都不必怨谁,趁着还年轻,多去爱吧,多去拥抱吧。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我余下的生命力,把握好我还能改变的事,然后,尽人事,听天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定之路,但走的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