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上的时候就收到了蜂巢的取件提醒,但是这2天没上班一直没去取。早上工作忙也忘记了这件事情,刚才去取件要求支付1.5元方可取件。很想拒件的,有种被强制收费的感觉。
这几天关于蜂巢收费的新闻都有看到,没想到还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把这种冤大头的感觉。当时买东西的时候我认为五天内肯定会寄到,刚好我也在公司也就选择了公司的收货地址,没想到从浙江过来第七天才收到货,所以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看了一下蜂巢的条款,前12小时免费保管,超过12小时按0.5/12小时收费,3元封顶。这钱并不多,但是这种行为确实让人不爽。本身快递员已经支付了使用的费用,好,我给你们收件人限时使用,但过时收费。凡是有蜂巢的地方,快递员都懒得通知收件人了,直接扔柜子里,系统会通知你去取件。
然后就是代收点了,有的快递员会问你方不方便收件,但是多数不会问直接扔代收点,然后给你发一个取件码。有的甚至取件码都没有,自己去代收点一一翻找。不是诟病快递员,毕竟每天送这么多快递一一打电话也是个巨大的工作量,但是能否不要这么敷衍了事?
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商家有商家的立场,客户有客户的理由,但是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对于蜂巢收费的行为,大家各执一词。从上班族来说,不方便收货的时候有了蜂巢确实比较方便,但是一收钱了也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闺蜜帮她先生在海澜之家买了两条裤子,结果在结账的时候被告知买满500送一件,于是又拿了一件。再次结账的时候已经510了,收银的又说买满600送两件,那再拿一条皮带凑数吧。去结账的时候,收银员又说鞋子还有活动。瞧,这就是商家的套路。看着是挺划算的,但细细看来,其实你只需要两条裤子而已,凑数的皮带和T恤并不在计划之内。虽然说也是可以囤货,但是却因此多花了一笔钱。
去超市的时候,也会遇到捆绑销售的情况。尤其是日用品,买的时候总会想着,反正迟早用得着,囤着再说。结果下次还遇到这样的情况再囤。看着好像是省下了不少钱,但实际上囤积太多,有时候过期了又用不到反而不划算了。一年下来大大小小的节假日那么多,总会搞活动,真没必要去囤。只是商家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最后去抢购的囤货的还真有不少人。
记得前几年我经常去香港,老妈总是让我带各种各样的药油、钙片、护肤品之类的东西。结果万宁和屈臣氏都在搞活动,又想着好不容易才来一趟,那就买吧,反正囤着也总有一天用得到的。现回想起来,为什么每次去香港都能穷上两三个月是没有原因的。
就那一款澳洲的钙片我一下子就买了10瓶,一瓶150片。老爸老妈和外婆都在吃,结果我五一回家的时候,还有两瓶还没开封但是没几天就要过期了。还有那些药油、止痛贴之类的,清理出一堆都是过期了的。其实也不怪老妈,她总认为这也好那也好,就都买点试试。我也不知道自己之前买了多少,所以也就越买越多。
自古商家套路多,坑不坑的自个看着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