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听着许冠杰的歌,读着古文观止。

    前些日子加入了每日读一页书活动。正好把古文观止好好读一读。

     这些天下了班就在房里诵读着古文观止。还真是奇妙。若是说,一天读一本书也不足怪。一天只读一页书,就非要好好挑选挑选了。一些书读过一遍后,再也没有翻阅第二遍的欲望。可能是古文,本就晦涩,每读一次,仿佛都又有一种不似先前的体验。不过现在想来,就是自己古文功底太差,读不懂罢了。

    好读书,不求甚解。享受这种过程的同时,也充满着顿悟。那些书中的内容,虽然当时的自己并理解不了。但是在此后生活的某一个瞬间,会想起一些句子,发现,原来如此。

    古时的人们啊,真是惜字如金。刻在竹简上的字也是不易,所以大概能理解。那时刻一个字的成本太高,所以就能够通过一个字代表很多意思。现在无纸化办公。还可以语音输入。这大概是古人怎样也想象不到的。也有些庆幸,不然想象一下啰里八嗦的文言文。哈哈。

    古人的劝谏旁征博引,极富逻辑感。

    劝说你不要如此疼爱儿子,怕惯坏了,都能说:

    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这个排比用的。环环相扣。极有道理啊。

    当然,听不听,还是看你啦。

    显然,在这个劝谏的故事中,庄公并未听石碏的劝说。石碏管不了别人,总能管自己吧,就在桓公继位后,告退了。

    觉得那时候的人们啊,极富正义感,看不惯实在是看不惯,就一定要说出来,告诉你怎样做是对的,对国家,都有一种主人翁的姿态。我说是说了,你听不听,还得看你自己。

    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