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刻意练习》:第四章  黄金标准

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

一、 刻意练习,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或领域。它只适合于具有以下特点的行业或领域。

1、 能对绩效或行为改变进行客观的测量

2、 具有足够的竞争性。这才能促使人们有强烈的动机来训练和提高

3、 已形成规模,并得到培养。

4、 这个行业有人担任导师角色,已发展一整套训练方法。

二、 不符合刻意练习的行业或领域

不存在或很少存在直接竞争的行业或领域,如园艺、一些爱好,当今职场中的许多工作,如企业经理、教师、电工、工程师、咨询师。

【理由】这些行业或领域,无法从刻意练习中累积知识,因为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

【对此持有疑问】岗位胜任力模型、关键绩效指标(KPI)、行为锚定评分法等,各种绩效考核工具的应用,是否可以在企业经理、教师、咨询师等行业或领域,建立相对客观的标准来评价,并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刻意练习的设计和训练。

三、 刻意练习的特点

1、 针对需要进行刻意练习来提升的技能,已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 刻意练习要求突破舒适区。

3、 刻意练习需要设计特定的目标,是有目的的练习。

4、 刻意练习需要训练人员有强烈的动机和愿望。

5、 刻意练习必须有反馈。

6、 刻意练习能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反过来也通过心理表征来提高训练效果。

7、 刻意练习具有针对性,针对某些特定技能进行。

四、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

1、刻意练习是非常专业的练习形式,行业或领域本身必须拥有一整套高度发达的技能,可以用来教给业内人士。

2、尽可能的进行刻意练习,是在任何一项事业的追求中变得更加杰出的基本路线图。

3、如果所处行业不能实行刻意练习,也要尽可能运用刻意练习原则,指引自己发展所处行业或领域之中可能的最有效的练习方法。——如果行业或领域还没有刻意练习的方法和技能,那就用刻意练习原则创建一套训练方法。

4、最佳方法是找到优秀导师

ü 高效的指导者懂得成功的训练体制的重点、要点、难点等

ü 能在必要的时候进行调整,使训练更有针对性

ü 提供有效的、宝贵的反馈,并给出练习意见或建议

五、如果所在行业不能实行刻意练习时

1、 辨别杰出人物

ü 同行的评判

ü 合作的其他专业人士意见

ü 寻求帮助时,提供帮助的人的意见

2、 找出杰出人物和其他人的差别,推测是什么使他们变得如此杰出

ü 差别原因:心理表征的质量。——但心理表征不能被直接观测到

ü 与杰出人物交谈,发现并找出原因。——这也只能揭示一小部分原因

ü 找出杰出人物训练方法与其他人训练方法的区别

3、 提出训练方法

ü 模仿所在行业中领域的最杰出人物进行刻意练习,也是有效的练习方式

4、 按此方法进行刻意练习,实现卓越。

ü 如果方法管用,就继续;如果方法不管用,马上停止,进行调整。

六、1万小时法则

ü 1万小时的数目并不精准,数目会因行业的不同而不同

ü 1万小时的练习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那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得到技能提升

ü 正确的解读是,将1万小时当成一个概数,它反映的是长时间的持续练习,练习的前提是有目标、有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