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细节心理分析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仆人哈桑对阿米尔少爷的承诺,可是在哈桑理解阿米尔少爷陷害他偷东西真正的意图之后却选择了离开,直到哈桑去世为止再也没见过阿米尔少爷。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最动人的地方是因为阿米尔和哈桑不仅仅是主仆关系,而且还是童年的好友,除此之外,他们还是亲兄弟。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凸显了人性中的嫉妒、爱、恐惧、愧疚和救赎。全文以风筝为线索,易断的风筝既象征了阿米尔与父亲之间微妙的父子关系,又代表了阿米尔与哈桑之间脆弱的友情。
阿米尔的父亲是阿富汗有名的商人,显赫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实力令所有人望尘莫及,在一个完美父亲的映衬下,阿米尔既想要成为父亲心中完美的儿子,同时又痛恨自己面对陌生事物的胆怯与恐惧,父亲多次在阿米尔面前夸赞哈桑勇敢,使得阿米尔产生了嫉妒的心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此时的阿米尔正处于第三种需求层次理论阶段——归属与爱的需求,阿米尔一方面想要获得父亲对他的承认以便完成自己内心归属感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当父亲夸赞哈桑勇敢时,阿米尔内心中的危机感激发了他的安全需求,当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负面的情绪——嫉妒。喜爱文学的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拼命向父亲的喜好靠拢,为了获得风筝大赛的冠军,阿米尔派哈桑去追最后掉落的风筝,但当最后一个风筝被割落后,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情甚至是亲情也意味着结束,因为在哈桑去追掉落的风筝时,遇到了小霸王——阿瑟夫,并遭到了阿瑟夫的霸凌,阿米尔因为害怕只能在角落里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欺负哈桑,当时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他但却选择了那个能给他带来负罪感的答案——逃跑。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说》中提及当“本我”在内心中占据上风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会选择那个最有利于“自我”的答案,但内心中的“超我”会谴责“本我”所作出的利己的选择,从而产生一种“负罪感”。这种负罪感也是后来阿米尔不能直面哈桑的最本真的原因。在小说的最后,阿米尔通过从阿瑟夫手中解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从而完成了自我的救赎,通过心理场景的重复治愈了阿米尔的PTSD(应激性创伤后遗症)。
文中阿米尔的父亲在年轻时背叛了自己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阿里,但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将自己对阿里的亏欠弥补给了众多像阿里一样地位低下的哈扎拉人,他给予他们衣食住行,在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坚持自己最初的目的——帮助哈扎拉人。阿米尔的父亲不会因为对手是狮子、老虎而害怕,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不会因为从小与他一起长大的阿里是哈扎拉人而不承认自己与他的兄弟情分,还会处处关心着他,照顾他(在阿富汗种族歧视是非常严重的,普什图人永远比哈扎拉人高贵是阿富汗人民所公认的道理)。心理学中的补偿效应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中总会有一定的偏差,力求得到一些补偿,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补偿类似于“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者心理上的自卑,而把注意力转移至其他自己擅长的地方。阿米尔的父亲把对阿里的亏欠用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实力去帮助所有的哈扎拉人,从而达到补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