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村庄建在公园里的杨文头,简直就是人间理想

文图/应志刚

前几天和朋友去吴江汾湖郊外踏青,一个个村庄转悠过去,越发感觉现在的农村真的是城里人高攀不起了。

就拿与上海相邻的杨文头村来说,村里建有3个开放式公园、11座亭榭,名副其实的“公园里的村庄”。

除了风景秀丽,还建有省级标准化卫生服务站、生活超市、银行网点、农贸市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市没有差别的生活便利。

前些时候,杨文头村还被评为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里人更是胸膛挺得板板的,内心自豪的很。

沿着一条小径进村,尽头是一片开阔的水面,两岸各式小洋房倒映其间。

堤岸旁,几户农家,院内打理得整洁清爽,院外几垄地,栽着各色时鲜蔬菜。

隐隐有鸡鸣狗吠之声,生活于此的人,气定神闲,或是坐在门口择菜,或是翻阅书报,或是蹲在河埠头浆洗衣物。

穿村而过的河叫做杨文荡。

岸边垂钓的老者与我闲聊,说起村子的来历,源于南宋时一位抗倭将军。

将军姓杨,名字早已无从考证,代代相传是南宋末年领命在此地抗击倭寇的一位大将,曾在距此6公里处的元鹤荡大破敌寇,后因疲于征伐被贼人杀害。

部将将其收殓后,头颅却苦寻不到,后来皇帝感念他的功绩,赐了一颗金头安于将军颈上。

据说村上的人都是当初守墓人的后代,为纪念杨将军将村子唤作杨坟头,后来才改作杨文头。

杨文头人文底蕴深厚。

《汾湖小志》记载,“杨坟头村位处牛长泾塘东市口,东临三白荡,守津口”,历来是军事要地。

春秋吴越战争期间,附近的打铁港与墩头港,是吴国铸造兵器之地。

明朝末年,该村义士沈自龙、沈自駉兄弟“与吴易同举义兵”,在家乡武装抵抗清军。

如今,在杨将军墓基础上,村里建了一座历代名贤陵园,除了杨将军墓及雕像,还设有历代名贤事迹墙,以及葬于村内的明代廉吏周麟、抗清志士沈自龙、沈自駉兄弟的塑像。

村里人自豪的是,杨文头不但有悠久的历史,和值得世人敬仰的名贤,还有秀美的风光。

走过波光粼粼、景色宜人的杨文荡,村里还有东湖、西湖两处公园。

两湖各拥一片湖荡,四周栽植有各色花草,遍布假山奇石,行走其间,移步是景。

沿着湖岸走累了,既可依着桥栏看风景,也可在湖边的亭阁内小憩,若是自带有茶水,自饮一番也颇为有趣。

一位在院子里侍弄花草的大哥,热情邀请我们进院子欣赏他栽植的各色月季。

满园花香中,他规划着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把我这套宅子共享出去,外地的朋友可以过来小住几日,我到外地去玩,同样可以住在他们的家里。这样我就可以全国各地游玩,到哪都有自己的家。”

看着门前的流水潺潺、蔷薇绕水岸,再看看处处透着江南秀雅的宅院,想想自己若是能来杨文头住上几日,内心不由像这满院的繁花盛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图/应志刚 从吴江大道拐出,沿着金莘路往西,半途拐个弯,就是杨文头村了。 导航预定的并非这座村庄。只是同行的朋友...
    文艺范流氓阅读 466评论 0 0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唐代诗人杜牧赞美江南村庄的诗词,在江南有一村,比杜牧的诗词描写还要美,即是吴江...
    可燃上海阅读 433评论 1 3
  • 杨将军墓 这里就是未来的高铁站 2021年3月14日(星期天),应杨文头村邀请,我们女子文学社十多名社员到村里采风...
    苏州的蔷薇花开阅读 2,416评论 12 18
  • 周六回来,周日汾湖诗社的采风活动刚好被我赶上。 这个采风活动的组织者是仁夕社工的徐总,她是我们汾湖诗社的副社长。采...
    汾湖秀阅读 1,390评论 30 38
  • 三月的某个下午,漫步在杨文荡岸边,阳光温和不燥,昂起头,让它把这股温柔肆意洒在脸上,这温度刚刚好。一...
    絮飞儿阅读 486评论 1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