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朋友,去参加一个亲子培训的课程,课前有个调查表需要父母填写,其中第二个题目的选项就让她为了难,题目是:您的孩子是单亲吗?--◎是 ◎否
她明白调查问卷方的意思,其实是借了解孩子的名义,来调查课程参与者的婚姻状况已婚还是离异。可是,她虽离异,孩子却并非单亲啊!
孩子并没有失去父亲或母亲中的任何一个。她和前夫虽离异,却仍然合作一起养育着孩子。
只是父母失去了婚姻,何以谈孩子失去了双亲之一,变成了单亲呢?
“单亲”这个词,又是如何在我们过去的文化里,被建构出来的呢?
三十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社会经济结构的分工,让女性的工作--对家庭的付出、操持、对孩子的养育等--无法直接兑换成工资和金钱,从而获取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过去中国几百年来甚至几千年来,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才能获得生存的资源。
而一旦夫妻双方离婚,这种依附关系的解体,势必会令男性再娶,女性再嫁,而孩子,必须被迫作出一个选择,跟随其中一方生活。即使双方都不再嫁娶,仅仅分居,而过去,交通的不发达,通讯成本极高,哪怕分居后各自居住的地方只相隔一个村落,再见一面,也变得极其困难,因此,文化慢慢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父母离异,等于孩子失去了双亲之一,变成了单亲。
这样的文化的形成,慢慢也会让孩子本能的开始恐惧父母离婚,恐惧会失去他们中的谁。
如此解构过之后,再反观如今的时代,随着女性经济的独立,婚姻慢慢开始由依附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人们的文化水平的提高,精神需求的提高,也让人们开始对婚姻能为人们提供什么,开始了更多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再需要为了经济依附而与价值观完全南辕北辙的人或者沟通频道完全错位的人继续维系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如何和平分手,即使不能和平分手,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考虑解体的婚姻关系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即使双方不再相爱,他们仍然深爱着孩子,他们仍然愿意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
事实上,目前有太多太多离婚的夫妻双方,仍然共同抚养着孩子,即使有些孩子主要由其中一方在抚养,但是另一方仍然会有很多机会去探望孩子、常常会给孩子电话、对孩子传递着他们的爱。
这样的孩子,你还能说他们是“单亲”吗?
可是,主流文化的声音不放过他们。
他们仍然会在很多场合被人以可怜同情的眼神去扫视;
他们仍然会听到有人在背后偷偷的议论他们“这个孩子的妈妈(或爸爸)离开他了。”
他们仍然会被人冠以“单亲孩子”的称谓。
伤害他们的,其实不是他们的父母的离婚,而是主流文化的声音--这些声音中的偏见与歧视。
如果孩子内化认同了这些声音,无论他的父母如何关爱着他,他仍然会将信将疑心生恐惧与不安。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很多这样的个案,帮助离异的父母和解怨恨,重新探讨如何合作养育孩子,帮助孩子解构“单亲”对自己的影响,重新建构起对父母情感的安全感,不再以“单亲孩子”的眼光看自己,看见自己内在的“好”与“值得”,深信,父母对自己的爱,即使客观原因不得已的离开,但是情感上仍然彼此挂念与深爱。
遗憾的是,主流文化的声音,目前还很难因微薄的心理咨询工作而有太多改变。
我也只能尽我的绵薄之力,在咨询工作中去影响。
然后,借助文字的力量,渴望能传播得更多一些,再多一些。
如果我们的社会真的爱护“祖国未来的花朵”,请不要说孩子是“单亲”,只能说父母是“失婚”。
这两个词内在携带的不同能量,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