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动力自画像;
2.特殊时光:
1)步骤:与孩子头脑风暴(单个孩子进行)→共同决定特殊时光并取名字→确定频率和固定时间
2)提示:
方式1:每个孩子单独进行
方式2:全家的特殊时光
方式3:与伴侣的蜜糖时光
3)原则:
a.6岁以下10分/天,6~10岁30分/周;
b.千万别提其它孩子;
c.时刻提醒特殊时光是自己为了享受爱和快乐。
3.建立在爱和自由下的延迟满足;
答疑:
“孩子想不出什么优点”,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孩子没有准备好玩这个游戏,没有和家长连接,有点被逼迫之嫌。如果是,等孩子准备好,愿意打开心扉的时候再进行。
二,孩子觉得画太难,怕自己画的不好。告知孩子,任何图片都可以代表他自己,用三个点也行,一条曲线也行。妈妈先画一个做示范,比如妈妈就画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圈,孩子觉得好玩又简单,就容易跟着玩。
三,孩子说不出优点,这点我有少许担心,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一下孩子的自信心水平。如何化解?你可以跟孩子说,你觉得最近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不一定用“优点"这个词,你自己可以给孩子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觉得你喜欢骑自行车,方向把握的很好,很少摔跤。
四,还有些孩子不愿意拿笔,家长可以说,“来,你说,妈妈帮你写,妈妈帮你画”,边做边和孩子确认,是这样吗?孩子会感受到非常大的尊重。
看正面,不管是孩子和家长,都需要练习,才能养成一种模式。
如果过往的模式中,看缺点,指责过多,一下子看正面,会有点无从下手,刚开始不成功,没有关系,每一次的尝试都是经验。
改变模式需要时间,还好方法简单,大家试试看吧
问题:第一次觉得不好玩,以后会不会排斥?
有这种情况存在,但是几率比较小,因为这个游戏融合了画画,鼓励,连接和爱,家长变个招就可以继续玩儿,比如把孩子会做的事情全部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
孩子画的好,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优点。
问题:自己一个人带俩娃,没有帮手。
自己一个人带俩娃,没有帮手,确实会很辛苦
让家人参与进来,让他们发挥作用,让每个人都有贡献和成就感,是我们作为妈妈这个角色的责任哦。
当然,万一,万一,就只有妈妈一个,要不然尝试一下:
1.其中一个娃睡着的时候?
2.其中一个娃独自玩的时候?
3.其实偶尔让一个娃学会等待,也是一种教育的机会。哪怕只是独处几分钟,也是充电的过程。
也许群里其他家长还有各种好点子呢,可以跟你的小组成员头脑风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