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心能共振:激活“信仰型组织”的拓荒之力》
第二章 企业经营、管理中隐匿的人性规律
2.4 战略决策背后的底层逻辑(外三层)
二、根据“使命”,确立“主营业务”(WHAT)
企业带着使命服务于目标客户,承担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责任。做什么事情能够创造出客户价值,满足客户需要,什么事情就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概括来说,主营业务就是企业向目标客户提供的、满足其价值需求的方案,包括产品、服务、项目、合作,等等。
如果说战略目标是在纵向的时间线上,以“做加法”的方式不断积累,从而实现企业愿景;那么,主营业务就是在横向的空间域内,以“做减法”的方式不断聚焦,力求为目标客户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从而达成企业使命。
(一)主营业务做减法:砍掉与使命不符的业务内容。
如果一家百货公司的使命是,“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那么,这家百货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应该是甄选产品、扩充品类、向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的优选方案,以此满足目标客户,即普通百姓的需求。
故而,在非知名良品和奢侈品之间,该公司自当选择前者,通过不断帮助普通百姓,把非知名良品甄选出来,送至面前,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消费者信任,进而建立起该公司的品牌形象。最终,令广大普通消费者,只要一听到该公司的名字,就能够联想到“质优价廉”,日常有购物需求,就会习惯性地光顾这家百货公司。
非知名良品与奢侈品、或与其他高品牌溢价的知名商品相比,定价相对低廉,单个商品利润空间小,短期内尚未获得广大消费者认可时,出货量低,因而对百货公司来说,短期内,非知名良品自然不如奢侈品获益更加可观。
但即便如此,也要砍掉与使命不符的业务内容,否则企业就不要妄想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对消费者来说,“你是谁?”“对我有什么特殊意义?”,如果一家企业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答这些问题、不能用实际行动不断强化答案的可信度,那么,这家企业对消费者来说,就可有可无,意义不大。
“给普通百姓提供机会,使他们能与富人一样买到同样的东西”,或许有人凭这句话能够联想起沃尔玛,这的确是沃尔玛公司的使命,只不过,沃尔玛已经开始从事使命之外的事情,选择售卖奢侈品了。
选择在沃尔玛平台购买奢侈品的客户,认可的是奢侈品品牌,跟沃尔玛无关;而那些选择在沃尔玛平台购买非知名良品的客户,认可的是沃尔玛的优选,信任的是沃尔玛的品牌。坚持以后者为战略,才能不断为企业积累无形的品牌资产,在消费者内心植入对沃尔玛价值的认知——优选、质优价廉。
沃尔玛改变战略自当有其原因,但不论什么原因,战略与使命冲突,都违背了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决策背后的驱动力值得深思,透过企业贯彻决策的行为,不难看出“股东价值”与“客户价值”,到底哪一个被放于首位。
倘若一家企业不再重视使命,不再以客户价值为核心驱动力,长此以往,“价值网”必然失衡。就算某些决策会在短期内增加效益,但倘若不加节制,影响到品牌形象,长远发展必受重创。
以质优价廉为企业使命的还有小米公司。
2018年7月,小米公司上市。上市前,创始人雷军终于正式确认了小米的使命: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此前,很多人质疑小米,质疑他们什么都做,但其实,在正式确认使命之前,小米已经默默用行动传达自己的价值取向:小米只致力于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相信即便雷军没有对外正式公布使命,不少消费者也能够解读出小米公司的使命是什么。
运营一家企业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是要为企业长远发展不断积淀,只有沿着使命的要求专注、聚焦,才能提升创造“差异化价值”的能力,建立起自身的核心优势,获取稳固的市场地位。
备注:
新书初完成(21.5万字),边打磨最后一稿,边日更分享,待后续出版。请莫私节选,尊重原创!
陆续上传,链接:新书《心能共振:激活“信仰型组织”的拓荒之力》 - 文集 - 简书
有职场背景,对“企业文化、组织行为、心理学于企业场景下实践应用”感兴趣的朋友,可添加微信:shuiyan_7(备注清楚),够15人,便建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