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对话一场梦。
这是一场对话,一场我与我、我与梦、我与历史时空、我与我的青春的一场对话,“辞宫阙”、“驻衡湘”、“在山城”,一场对话三幕舞台连接了历史与现在,连接了梦境与现实,连接了中国梦的前世今生。
到大西南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联大。在去往剧场的地铁上,我一直不断地问着自己:我的青春在哪里。年过而立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依然年轻,青春依旧。可是当我扪心自问时,不禁又开始茫然起来,对啊,青春是什么?我的青春在哪里?
哪个青春不迷茫?或许当这些哲学式的提问问及所有人时,恐怕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自信满满地说出来。当我们不断追问着有关青春的问题时,我们似乎总是忘记了:我是谁?我的青春与你的青春不一样吗?我的青春与那些抗战时期的青春一样吗?问得急了,便有人会说,干嘛这么矫情,知亦或不知、说得出或说不出又有什么关系,生活还不照旧?面对现实最重要。
面对现实。七七事变,北平陷落,偌大的华北放不下一张书桌,这是国家的耻辱是面对的现实。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他们用脚步丈量着被战争践踏的中国土地,这是民族的危难是面对的现实。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是他们面对现实用血写下的铮铮誓言。于是,本应是爱美的姑娘,却将核物理的重要家当挂在胸前,忍受着辐射带来的种种伤害,千里赶赴大西南。于是,并不懂文字的老管家,为了践行东家老教授的一个承诺,怀揣着文化的火种一路忍气吞声、一路不耻下问,最终竟在万里路途中背下了诗经。于是,一路缺衣少食的一对青年男女,硬是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喂养和保护一头实验培育出来的猪。于是,还有那些护送学生的兵、保护学生的匪……他们的一幕幕故事,告诉我,那是战火中的青春,是救亡图存的极端重压下的个人存在,这个存在就是在现实中找到我的价值,实现我的价值。
现实没法假设,我们没法假设如果我们身在旧时会有怎样的经历,我们只有当下的时光。可是这个关于青春的梦,有着前世今生,同样拷问着当下的我。我是谁?我是已年近花甲之年的父母的儿子,我是那个信我爱我的女子的丈夫,我是一双尚在幼年子女的父亲,这是我的青春。我是谁?我是组织上给予关心与信任的一份子,我是同事们工作中可以值得信任的伙伴,我是群众需要时可以信赖的身边人,这亦是我的青春。当回归到生活本身,青春便生动丰富起来,便不再像一个枯燥的哲学命题。青春就是一场关于价值的梦,为实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价值,我们便可不问前程,无问西东,只求问心无愧、青春无悔。当我们这一代人,我们的下一代人,都有这样的青春,都有这样的梦,中国梦就会因为一个个有梦的青春汇聚力量,就会因为一代代有梦的青年延续下去,终有一天,会在一代青年的青春中实现。这是青春,是希望亦是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