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一山人-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
及 吾 无 身 , 吾 有 何 患 。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关键字
宠辱:荣辱(一切荣誉褒奖)并非单纯的“宠幸”
吾:(称谓)我、自己、圣人、君王自称。
若:是、如果、如此、假如。
及:如、假如。
注:本章从文字来看简单易懂、语句经文也很好理解、也没有生僻字。但尽管如此、众多解读人士、专家学者依旧解读出了各种版本;最主流的版本有两个:(1)“舍身忘我”版本、(2)荣辱差”版本。
但在我看来两个都是狭义解读、主观解读、不可取。“舍身忘我”是纯粹出世(佛家)思想;“荣辱差”是把荣辱价值观的“价值”纯粹两极分化思想、这违背了本章老子所表达的真实意思、故而两者都不可取。
本章阐述的核心思想是:自我“身体”与“荣辱”的关系、和价值观的衡量。以“自身”作为载体、以“荣辱”化为自身、用身体和荣辱彼此交换、相互体验、实现和谐统一、寄托以天下之大任。
解读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宠 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大家看到这句经文时、脑子里会冒出另外一句话“荣辱不惊。”那么这两句话有区别吗?区别在那里?
“荣辱不惊”出自《新唐书·卢承庆传》。 据说:唐太宗时期的卢承庆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在乎。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承庆也没有表现的很窝火。后来,朝廷把他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
到了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把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身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边也别设什么椁,也别套好几层棺材,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坟头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得见就可以了。碑文不要乱写,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什么时候死的,就行了。"这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见,卢承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对虚荣看得非常淡的人。
"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意思是指:无论宠辱,都不要过于在意、但也不能不在意、而是要有足够的重视度、在得失方面做到平衡守中、功成弗居。
而“宠辱若惊”、当你遇到有关“荣与辱”的情况下要有足够的重视、只有你重视了才能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化干戈为玉帛、合理处理消除问题、达到“荣辱不惊”的心理状态。如果你在企业单位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表扬赞美、升职加薪、那么你难道若无其事?这是不符合自然的、你的自然反应应该是适当的庆祝。当你在企业单位被批评、降职、减薪:你是否表现的焦躁不安、甚至是愤怒逆行?当然不行。不管是表扬升职加薪还是批评降职减薪、都是因为你在工作中的表现而导致的结果。你都应该积极的去面对和接收并妥善处理;要以“贵大患若身”;就是要像你的身体得了大病一样的去重视和对待这件事。而不是置之不理、任由其发展;这就是“宠辱若惊”和“荣辱不惊”真实含义。这两句话看上去相互矛盾、正反对立、但实际上是和谐统一的。故而:做人做事要“宠辱 若 惊 , 贵 大 患 若 身 ”。
何 谓 宠 辱 若 惊 、宠 为 下 , 得 之 若 惊 , 失 之 若 惊 , 是 谓 宠 辱 若 惊
“何谓宠辱若惊?”很显然这句经文是在反问、这是道德经的一贯经风。什么才叫“宠辱若惊”呢?就是要“宠为(下)”关键在于这个“下”。我们平时要把“荣宠”得之意外、和受之有愧;要把“荣宠”视为低下的行为心态、而不是“受宠而骄”。要“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得失都要保持冷静平和的去对待。
“惊”在这里表现的不是“惊恐”膨胀、而是要引起到足够的重视和接受。过于“惊恐”显得虚伪、过于“懈怠”显得不够重视。所以在“荣宠”的情况下、要以“宠”为下、以“辱”为上、更加重视“辱”的部分。这里的“辱”并不是指“侮辱”、而是指一切的过失、损失的、失去的、和被批评的。这是一个为人处世的极高“妙法”。一旦学有所用、便用有所果、能横刀立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故而:“宠为 下 , 得 之 若 惊,失 之 若 惊,是 谓 宠 辱 若 惊”也。
何 谓 贵 大 患 若 身 、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 , 为 吾 有 身
这里解释的就更清楚了。“何谓 贵 大 患 若 身?”那是因为“吾 所 以 有 大 患 者”为什么我会有大患者、大难者、不祥之事者、不顺之事者?那是因为我有“身体”(载体)。
一个人因为了有了身体这个“载体”才能承载一切的意识形态;一切的“意识形态”只有在这个物质的身体躯体上才能正常运作。为什么“我”我能感受到大患就是我的身体呢?那是因为我把身体当做了事件、事件当做了身体、身心体会问题的重要性、视事物与身体为同等高度、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达到如此高度、你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经文很关键、从网络到市面书籍、基本清一色解读错误。通常解读为(如果我没有身体的话、或、不过于看重自己的身体的话、那么、我还有什么大患呢?)如果这样解读;就和上面所有的经文相矛盾了。而这个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上面经文一再强调身体载体的重要性、要把身体和其他事物融为一体、要身同感受、身心体会、要足够的重视到身体的重要性。而下面的解释是“如果我不看重自己的身体就不会有得失和患难”这是逃避和消极的思想、不是本章经文的主张、更不是老“子”的一贯主张。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都在主张如何“天人合一”如何“功遂身退”如何“功成弗居”如何“先人后己”;这是一个君子、圣人、帝王的“为人之道”、而绝非将自己的身体置之度外、而是一种做人做事、修行修真的精妙“法门”。要:“是
以 圣 人 后 其 身 而 身 先 ﹔ 外 其 身 而 身 存 ”的圣人处世之“妙道”、是要把自己置后、是要以“天地生养万物而不“居功”“无我”的处世境界、和质朴无华的“高风亮节”要不以自己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现。
想想?如果人身都没有了,什么都不存在了。人身没有、意味着宇宙没有、宇宙没有阴阳不存、大道不在。人的一切修为都建立在这个“躯体”载体之上的、脱离“人身”躯体、一切归零。那将是宇宙没有爆炸过、天地没有诞生过、万物没有初始过、人类从未存在过。这是几乎所有“道德经”解读者普遍犯的错误。现还在犯、持续在犯、以后估计还会犯。但真的不希望一直犯下去。
故 贵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上面我已经说过了。如果一个人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说什么都是空的、都等于零。只有在高度理性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体、才可以“身心”积德、“厚德载物”才可以“德化于人”才可以寄天 下。
部分国人受到“印度佛教”违背自然的宗教理念影响:认为人的“身体”无非是一个假象、是一个可以死亡的生命存在形式、是一个“臭皮囊”。在世俗社会中、他们每天获取着生活的必须资源的同时;又在讨厌着这个世界、厌烦这些事物、嫌弃着自己的身体、期待着“子虚乌有”的极乐净土。这是违背自然的、是消极的、是不合理的、不科学、更是无人道的迷信“解脱”思想。以及极端化、单一化、一元化“神创论”的宗教。所谓的、凭空捏造的上帝、真主创世论的、不具备哲学逻辑性的迷信宗教在影响着很多人、导致很多人失去自主能力、迷失方向、全靠虚无的“神”在主宰一切。人格化的、具有情绪化的、神本位的迷信宗教所导致的结果是、“落后愚昧”“消极无主”、战争四起、屠杀不爽。所以;我们应该回归于“中华大道”效法天地之德、行为人道之事、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立足于世界之林、造化众生、王道天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人只有“爱惜、珍惜”自己的身体、才使身体有所承载。否则疾病缠身、性命危矣、何谈修齐治,平天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更受之于“天地”、每个人都应该有“历史使命”“民族情怀”“家国情怀”把自己的身体与“社会”“国家”命运紧紧相连、才是生命价值的最大化体现、才可以“担当重任”、“委以栋梁”、“寄托于天下”。故而:“贵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寄 天 下 ﹔爱 以 身 为 天 下 , 若 可 托 天 下。 ”
总结论段(原创)
贵以下、贱以上。
得失无常、得之以惊、失之以容。
身以体事、事以载物。
先人后己、先国后家。
以国已利己、利己终无己。
本章为《道德经》解读之第十三章、请阅读第十四章...
道德经解读:玄一山人
百度:玄一山人更多著作...
微信:2640818711
作品受版权保护、转载注明处出!
--中华国学独立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