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人带着爱和期待进入亲密关系,带来的却是困惑、伤害和痛苦。当问题发生时,人们总以为是找的人不对。其实并不是。亲密关系是需要经营的,而怎么经营亲密关系,却需要学习。
不管你的亲密关系处在什么阶段,你把自己变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和改变者,这对你们的关系最有利。 因为,在亲密关系的某些关口,你没有退路。你必须携手眼前的这个人一起往前冲。你不能后退,不能赌气,不能争输赢,也不能无所谓。因为能否冲过这些爱的关卡,关系着你、你的伴侣,和你的孩子的幸福。你退无可退。
在亲密关系里,伴侣是伤害你的毒,也是医治你的药。你对他也是。你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完全无辜的受害者,这除了增加你的委屈和愤怒,对你们的关系,不会有什么帮助。
亲密关系是一段从“我”到“我们”的旅程。这个过程既是对自我的限制,也是对自我的拓展。
当你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你就不再是一个人了。你进入了一个以爱联结的、超越个体的、有自己独立生命的系统,并成为了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亲密关系意味着从“我”,变成了“我们”。
当你从“你”变成“你们”时,你就不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了。对方快乐了,你也会快乐。对方遇到危机了,他的危机也会变成你的危机。对方认可你,你就会充满自信,对方嫌弃你,你又会觉得自己糟糕透顶。
这种影响可以变成善意的体谅,相互的滋养,也可以变成恶意的武器、对彼此的攻击,而你还避无可避。
这种相互影响,才是亲密关系对自我最重要的限制。
亲密关系对自我有三种拓展:
第一种拓展:适应亲密关系,让自我发展出新的品格。
亲密关系对自我更深刻的拓展是,当你有了一段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新关系时,你必须要改变自己,来适应这段新关系。
而在适应关系的过程中,你会增加新的经验,长出新的自我。
接受亲密关系的限制,就是一种拓展自我的方式,它会让你的心理变得更成熟。
第二种拓展:亲密关系让自我获得归属感。
人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之中。你越爱对方、越享受这段亲密关系,你获得的归属感就越强烈。
第三种拓展:亲密关系让人获得对抗时间的能力。
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是怕老的。两个人的时候,我们就不那么怕了。从两个人变成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对衰老的恐惧会减弱一些。
家不仅是经济活动,也不仅是传宗接代,它是用来对抗时间的。人们用“在一起”来对抗个人难以面对的生老病死。
当你属于一个系统的时候,你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就算有一天你不在了,只要家这个系统还在,只要家里的人还记着你,那你就一直都会在。而家,是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
但是,爱在心理学里有一个特别的概念,叫做依恋(attachment)。亲密关系中的爱,是人类的一种依恋本能。
成人亲密关系中的爱,也来源于人类同样的依恋本能?因为这种情感,和母子之间的依恋情感不仅有相似的生理基础(多巴胺和催产素),还有相似的体验和特征。
你该怎么判断对方是真的爱你、是逢场作戏,还是人家只是想跟你做朋友,是你自己想多了呢?
你可以通过四个特征来判断:
第一:你们之间是不是有很强烈的情感联结。
第二:当你们在一起的时候,对方是真的在回应你,还是在自说自话。
你会想,跟他说话愉快吗?能说到一起去吗?这不只是意味着你们有相似的爱好、生活或者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他能懂你,并对你说的东西有兴趣。
你们可以聊天气,聊今天吃了什么,聊看过的电影,彼此的工作和心情。在这种细碎的回应里,你们在滋润彼此,你们开始变亲近。对彼此的有效回应,也是真爱的标志。
第三:你在对方心里是不是特殊的、唯一的一个人。
特别和唯一,就是真爱的标志。
第四:对方爱的究竟是你这个人,还是你对他有用。
其实,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求跟爱人在情感上的联结,也渴望从爱人身上获得亲近和回应。
当两个人的情感足够强烈,有回应,两个人都把彼此当做特殊和唯一,重情感而不是重利益的时候,两个人就会对彼此的爱满意,而这种满意又会增加彼此的联结。
但是现实中,很多人抗拒进入亲密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怕。
曾有人说,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如果说盔甲是爱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那软肋就是,当爱一个人的时候,也把伤害自己的权利给了对方。
而最大的伤害,是背叛和抛弃,是一个你深爱的人说不爱你了,要离开你。
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这种创伤性体验虽然不会像身体的伤一样留下疤痕,可是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疤。
所以,人们总是会想方设法来避免这种痛苦,这就是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怕。
怕的第一种形式:不让自己进入真正的亲密关系。
怕的第二种形式:表面上进入亲密关系,却调动内心的防御机制,屏蔽自己的感觉。
人的心灵像一个魔术师。当人没有办法适应外界的关系时,它会通过扭曲自己的感受,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其中一种扭曲,就是把自己的情绪情感隔离起来,让自己变得麻木,因而不会感觉到痛苦。
爱和怕是亲密关系背后的两种动力。爱所主导的亲密关系,让人能够自然地亲近爱人。而怕所主导的亲密关系,则会造成双方各种不恰当的亲近或者疏离,造成关系的扭曲和混乱,增加彼此的痛苦。
在亲密关系里,“我”和“我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张力,让两个人相互牵引。
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共振器,它会让人们对自己所爱的人感同身受,两个人变成一个共同的情绪单元。
这种感觉,会让人有强烈的归属感。而代价是,人会很容易被对方影响,受对方的限制。
从“我”到“我们”的过程像是自我交换的过程,一个人拿出一部分自我,来和他人的一部分交换。这本身就是爱的神奇之处。
融合所要求的“你得和我一样”的感觉,也许缓解了孤独,却让两个人都死死绑在这样的关系中,失去了自我的空间。
融合的两种倾向
在亲密关系中,融合的需要会发展出两种倾向:一种是主动的融合,表现为控制。
另一种是被动的融合,表现为讨好和服从。
好的亲密关系的标准,那就是既亲近,又给彼此空间,而不是把彼此绑得密不透风。就像一个作家说的:“好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自主的自由人当中。”
亲密关系中另一种失衡:物化。也就是把人当做物品一样看待,这也是一种由“怕”主导的关系形式。
人们通过情感的疏远,来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当人们在关系中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来物化对方,告诉自己对方不重要。
如果一个人太担心会在亲密关系中被抛弃,他也会压制自己对依恋的渴望。
可是,对爱和依恋的渴望,当然还有性的需要会一直在,所以人就会有另一种折中的方案:还是跟人交往,但是把人当作物。
这样,就可以像占有物品一样占有对方,不用担心对方爱不爱自己、会不会离开自己。这就是亲密关系里的“物化”。
从本性上,人们都会变成爱的“原教旨主义者”,也就是渴望得到纯粹的爱。希望别人爱你,不是因为你有用,而是因为你本人。
亲密关系中的爱,本质上是为了让系统变得稳定而设计的。所以如果彼此爱的是对方本人,而不是外在的东西,那这种关系常常就更稳定。而物化,就是一种相反的模式。
物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在亲密关系中,物化常常有很多实际的表现:
第一种物化的表现:经济。
第二种物化的表现:颜值和性。
第三种常见的物化表现:陪伴。
如果你只是需要某人的陪伴,而和他在一起,你就不是真的爱他。因为你关注的,是对方陪伴的功能。从这个角度讲,你所关心的,也只是自己的需要。
物化是特殊的心理防御机制
说到底,物化的爱都会演变成一种有条件的爱,而我们追求的,是那种“只爱我本人”的,无条件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