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小A的案例我的印象最深,但是我想做准确的描述和分享时,却找不到那段录音,上次预告失言了[流泪]。还好另一课的录音找到了,我们姑且叫她小林吧。
小林上台时,感觉她柔柔弱弱,带着眼镜,留着披肩发,象邻家妹妹,很文静,让人想要呵护的感觉。
我们从她的原生家庭图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关系不和,父亲脾气暴躁。她和母亲的感情链接较好,和父亲感情不好。
在她童年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先朝母亲发火,她也感受到母亲委屈、可怜、害怕、愤怒的情绪。(由于和母亲链接深,孩子会毫无遮挡的吸收母亲的情绪,并大量存储下来。这导致小林在成年后的生活中,常常会刻意回避不愉快的事,压抑情绪,有时会莫名的悲伤或愤怒,情绪不稳定。)
那时,年幼的她选择支持的一方也是母亲,愤怒地和脾气暴躁的父亲对抗。最激烈一次,瘦小的她冲上前去打了父亲。
她的母亲常常对她说,将来你要靠自己,将来不要找你父亲那样的男人。带着母亲植入的信念,她自身要求很严格,从小独立坚强,有担当。
成年以后,她因为和母亲感情链接好,加之母亲教导的信念,所以找了一个像母亲性格的丈夫。(很多家庭在婚姻中也常见争执,吵架厉害时也想离婚算了,换一个,吸取前一段婚姻的教训,一定可以生活的更好。但是如果你不觉察你的行为背后藏着的模式,你的不幸的婚姻会重复,有时候我们称这种重复叫命运,因为你又选择了同样的伴侣)
基于她对待父亲的模式,她常会向他老公发火(她逐渐变得更像她讨厌的人)。
对于其他男性,能力不强的,她会瞧不起。能力强的,她会挑战。(我们看到,生活给了她一个反应模式)
所以,家庭生活中她不开心,和丈夫(男性)链接有障碍,沟通难。工作中,没有什么男性的朋友帮忙。
由于挑战强者的模式,和领导相处不够融洽,也很难有贵人(能力强者) 相助,因为她不会和贵人相处。在她的信念中,缺失了对父亲的敬畏,缺失父爱。
通过家庭雕塑,小林也在流泪倾诉中敞开了心扉,表达了内心对父爱的渴望。也感受到父亲其实是爱她的,从不打她,给她买很多玩具。也体谅到父亲一人在外打拼的不易,家里最亲的人和他隔阂,缺少家庭温暖,十分孤独。
我们也看到,小林因为父亲对母亲发火,吸收母亲情绪,从而断开了和父亲的感情链接。形成了一个不全面、不完全正确的信念系统,这种信念系统在她成年后一直指挥着她的行为。
我们作为自己孩子的原生家庭,需要仔细反省,我的孩子为什么总会、、、为什么总是、、、?孩子应对环境的模式说明了什么?
有的孩子被欺负了哭,有的孩子被欺负了反抗,有的孩子早恋,有的孩子有结婚恐惧,有的一回家就关上门躲在自己房间,有的总是和上级处不好,有的总是怀才不遇,为什么?
所以,与其担心孩子,在焦虑中指责,在恐惧中控制,不如成长自己,看见自己怀揣的幸福和身上的伤痕,察觉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背后的信念,在感恩中疗愈,在成长中学会爱自己。
父母成长1%,孩子进步99%,父母如孩子的天地。智慧的父母会给孩子阳光风雨,然后,耐心等待一朵花的盛开或者一棵树的繁茂!
如何成长自我,如何给孩子需要的营养?下次再和朋友们分享我的心得[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