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金融体系
1、背景: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
②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称霸世界的野心
2、过程:①时间:1944年; ②地点:美国布雷顿森林;③文件:《布雷顿森林协定》。
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4、组织: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成立;1946运行)IMF
宗旨:稳定国际汇率,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
作用: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收支平衡。)
②世界银行(1945成立;1947运行)WB
宗旨: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恢复,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作用: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
5、性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6、评价: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二、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
1、时 间:1947年成立,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
2、性 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3、宗 旨: 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
4、影 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包 括: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
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3、影 响: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另一方面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从欧共体到欧盟(1993)
1、欧共体:①背景: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威胁。
②目的:政治上,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经济上,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③历程: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立“欧洲共同体”
④影响:随着经济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在诸多方面, 强调一个声音说话,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
2、欧盟
①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影响: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一步。
②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意义: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主导欧洲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合作的组织
③欧盟的东扩(出示地图,形成直观印象)
从1993年—2004年,欧盟成员国从12个发展到25个,各国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
影响: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3、欧元
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正式启用)。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欧元问世的影响
①经济上: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欧洲内部市场的经济更加自由化、合理化,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
②心理上: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加强了欧盟人民对欧洲联合的认同感。
③政治上:有利于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二、北美贸易自由区(1994)
⒈ 形成原因:①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 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 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⒉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⒊影 响:①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②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民族工业、传统工业受损
探究: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
1、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2、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
⒈形成原因: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⒉形成扩大: ①正式成立: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告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⒊性 质: 论坛性经济组织
⒋特 点: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
⒌组织原则: ①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⒍影 响: 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②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③创造出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
探究:⒈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原因:① 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的结果。
② 国际环境: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③ 实际需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要求经济互补。
特点:① 世界经济已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板块为中心的格局
② 集团成员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
③ 各国经济融合程度明显加强,规模急剧扩大。
⒉发展中国家加入经济区域组织有何利弊?
有利: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4.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5.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6.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不利:1.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3.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第三讲: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
①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的开始;
②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工;
③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④“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
(1)由来:1986.9关贸总协定(1948—1994)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2)过程:①1994.4“乌拉圭回合”达成了《进了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谈判决定改名为世贸组织
② 1994年,决定成立世界贸易组织
③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取代关贸总协定
(3)宗旨: 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4)意义:世贸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5)目的: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6)世贸组织的主要作用
①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②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③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的新时期已经开始。
④ 它的成立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中国入世
⑴过程:①“复关”申请:1986年
②“入世”: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入世”的谈判
2001年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
2001.12.11中国正式加入该组织
⑵机遇:①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②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③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⑤有利于直接参与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过程
⑥利于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⑶挑战:使中国的一些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⑷态度:① 世界需要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入世,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② 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
四、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
⒈原因:①随着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大大加强,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②跨过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
③采用市场经济
④苏联解体
⒉问题:
①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它们不仅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而且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②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严重恶化,孕育着更大规模的世界经济动荡。
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经济接近崩溃边缘。
③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⒊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1)建立公正的国际贸易秩序, 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地区性合作。
(3)求同存异,加强合作。
(4)制定全球性可持续发展科学措施。
(5)开展广泛国际合作《珠海宣言》。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中国珠海召开,发表《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又称《珠海宣言》),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世界经济新秩序,并指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经济发展是人们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