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好像还很多可是陪伴那么少

以为一切都还来得及,可是时间不等人。


            最大的遗憾是不曾用心的陪伴

爷爷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但对于80岁的老年人来说,摔倒却是致命的伤。见到爷爷最后一面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记得小时候总是喜欢缠着他给我讲故事,爷爷去过一些地方,知道很多典故和传说,他都会讲给我们听,每次都听得意犹未尽。当我开始上学后,随着知识的增长,书里的故事比爷爷讲的故事更有吸引力,以至于爷爷讲的故事和他的经历,没有了兴趣倾听,甚至“没时间”坐下来陪他聊聊家长里短,听听他讲年代故事。

工作后,每次回家都是匆匆忙忙,要么忙着走亲访友,要么忙着自己的琐事,总是忽略最应该用心和花时间陪伴的是家人。当噩耗传来,才如梦初醒,原来以为的时间那么长全是幻觉,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个先到来。当我害怕失去爷爷时,当我意识到陪伴爷爷的时间不多时,多想听听爷爷的唠叨,可是已经来不及。

2015年5月20日,爷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当生命里的遗憾敲打着心房,当想给的陪伴无处安放,当亲历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学会了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次相处时光,我想对他们的陪伴在用心一点,在用力一点。


                家人的爱一直在原地等待

奶奶因为患高血压和白内障的原因,视力和思维都是糊的,可是她清楚的记得每一个节日,也就是我们的法定节假日。每次快到节日时,奶奶都会问一句"某某节日你回来吗",就像今天问的那句,下个星期是端午节,你回来吗,尽管今年的工作很忙,但我还是说:会。记得上次清明节之前妈妈说:平常都会吃鸡蛋的奶奶突然不吃了,问及原因她说我要回家了,给我留着。我的心是酸涩的,也是温暖的,他们用他们的方式爱着我们,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盼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以前每次离开家都会叮嘱奶奶保持心态平和、好好照顾自己,想吃什么就吃,走在离家的路上,我走一步奶奶跟一步,越是叮嘱奶奶的眼泪流的越多,于是之后的离开,直接转身就走,因为我害怕奶奶的眼泪,那会让我更加愧疚。

和奶奶相比妈妈的爱,要含蓄一点,她很少问我节假日里回不回去,但是每次听到我说要回去时,她愉快的情绪暴露了她对我们的想念。

有点羡慕小妹的职业,因为是老师所以每年总有近四个月的时间陪伴在家人身边。她会在每年固定的时间回家,而我哪怕是法定节假日,也会因为突击检查和加班事宜不能回家。


               最温暖的陪伴是在一起

曾经以为我喜欢一个人的自由自在,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状态,总是被外在的物质欲望所左右,忽略了内心深处的需求,看不清自己的心,更因为内心没有力量,不敢有太多的想法。而当我把精力用于自身成长,内心拥有了力量,对外在物质的需求变得理性时,我想为家里做些什么,于是想到给定期妈妈转款,虽然不多但那是我目前能力所及。

妈妈是拒绝我转款给她的,因为她知道身为房奴的我,金钱也没有多宽裕。妈妈劳动之余欢喜打小麻将,输了她都很不开心,我说就当给你打小麻将的补贴,让她不要太在乎输赢,开心极好。她还想说什么,就告诉她当帮我存钱吧,于是她很高兴的接受了,后者对妈妈更有动力吧。

妈妈经常说她不能帮助我们什么,只是不希望成为我们的负担。那时的我心疼、自责,但更多的想创造条件和他们住在一起。我想这也是我买房的初心。

想和家人住在一起,希望对他们多些陪伴,多些倾听,少点遗憾,少点歉疚。不想每次的相处又离开充满无奈和酸楚。就像上次妈妈要回老家的前一天,抱着妈妈的肩膀撒娇,口中念着不想您回去,说着说着差点哭出声来。

努力中,不是一个人,因为还有一个爱家、念家的小妹。。。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