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考的拉锯,从初二地生的会考开始,一关一关过,中考后的下午统考笔试,实验进入初三,就是拉锯战的学习。每一门课程都要提前结束,好进入复习。为了进度,学生都要具备听课效率,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才能听得懂听得好。
外面补课成风,不补觉得家长不称职,补了效果不明显比比皆是。最终的结果就是家长买单,买个安心,孩子学懂学不懂,学了效果多少不在意了,只图心安了。孩子也不愿意让家长说,美名曰青春期。
一诊成绩一出,又开始各个学校咨询,考的成绩这个分数能报哪个学校,能冲一下不,报高了没底,报低了不甘心,这又是一关。三天填报志愿时间,听到学的好的家长有内招之类的优惠政策,心中自嘲。报完又开始备战正规考试,两个月的时间,会的都会,不会的指着两个月学会也不现实,只剩家长自我安慰。一对一掏钱买分数,连体育、物化实验都要报班锻炼。体育分数也不能放弃,到机构培训一个学期甚至一年,最终结局也不过45分左右。物化实验也要花钱练,一个小时三百元,家长觉得花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掏的心安理得。
正式考试两天半家长负责接送,穿旗袍送向日葵仪式感拉满,不敢问考得怎么样,不能问题难不难,只剩下察言观色,好卑微的家长。笔试完还有口语听力,随机抽题。一个中考感觉是啥都要会,能文能武,十八班武艺全要考。
考完又是漫长的等待,自主招生特长还要考试,正规考完又得等待文考成绩。成绩出来,还要看能不能被报考学校录取,这一关一关过的就是磨练家长的心里承受压力,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