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等到风景看透……
——感读姑姑的《零點十七分,他在紅樓等妳》
简评人:简书_红豆
简评作品:零點十七分,他在紅樓等妳
好作品作者:玛格丽特姑姑
简评语:
【题记】
在简书,遇到不一样的你……
这是一篇对简书作者原创文章的赏析。在简书,我遇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作者。他们的文章,有着独有的思想和态度,沉淀着各自长期的文化修为积累。在我看来,只有文字,才是最能打动我的东西。【简评一篇好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互平台,值得激赏。因为,“高手在民间”,真的不应该只是一种“传说”……
《不用等到风景看透……》严格来说是一篇“评中评”,于是,它可能跟通常意义上的互评鉴赏略有一些区别,因为,那是省港两地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种“共鸣”,而这种交互,让我们在简书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学习。
此时,我沉浸在林夕作词,文章演唱的《红豆》那首歌的词曲意境里,叮咚的吉他弦音伴着流水般淙淙的旋律,让那优美而决绝的字句再度熬成胸口那粒缠绵的伤口…… 而姑姑优美而灵气的文字,更让这种唯美的意境变成一种充满内心的感动。
喜欢姑姑的文字,更多的是钦佩姑姑对文字的深刻理解和淡定的坚持,最记得曾被姑姑的一篇关于坚持写作的文章所触动。喜欢写作的姑姑因为爱上了简书,找到了文字的寄托。但周围的不理解也让姑姑在文学创作的路上承受着一个女人沉重的压力。但这并没有消磨姑姑写的斗志,在艰拮中她始终以自己的初心,用文字感悟人生和世界,带给我们很多充满严肃的人生思考也闪动着浪漫的文艺情怀的【东拉西扯】。这些从心至善的文字,总是带给我们不同文化特质之下恰然同频的深刻“共鸣”,这也是姑姑的文章为大家喜爱和佩服的原因。
我一直记得姑姑说过的那句话:一个城市的没落是从没有诗人开始的。是的,我们不能没有林夕这样视角独特的现代诗人,也不能忘记邓丽君“淡淡幽情”的古典情怀,“文化”应该是我们内心共同向往的神圣和严肃,码字,也是这样,用心,用情,才能写出姑姑那样投射着历练与执着的文字。
当我看到姑姑的这篇文章,不由得惊呼:天啊! 姑姑,怎么敢当啊~ 这么大手笔! 是啊,这真的不敢当,读着这穿越了“故事”的故事,我都有点不敢相信《清夜幽幽》竟在“红楼雨夜”中可以如此的如诗如画,富有鲜活的灵气!姑姑的文字,实在是太美了,优美的笔调,高雅的笔意,娴熟的笔法…… 其意境早已超越了原作的触发点。非常具有想象力的文字,让平淡的幽情别绪迸发出感人的艺术感受力,这,就是姑姑最厉害的地方吧!不到你不服,姑姑,毕竟是姑姑。
其实我的简书ID之所以是“红豆”,源自我喜欢林夕的歌,尤其是《红豆》。在众多的版本中,我唯最喜欢台湾歌手文章演绎的《红豆》。我觉得这样一首歌,更适合沧桑的男人来唱,毕竟,那也是一段情感的记忆。当在那个西餐厅听完文章的这首《红豆》之后,我用了这首歌名做了我的“网名”…… 神奇的是,这都被姑姑“发现”!而且做了如此精准的“点化”,我不禁暗自惊叫:好厉害的姑姑!
本文以独特的审美视角把对简书的阅读和欣赏扩展到一个“再造”的神奇境界,令人折服于作者玛格丽特姑姑深到的文字拆析和意境深化。全文以歌曲《红豆》作为贯穿,拟景造境地把人的情感与景物氛围和书法文化气韵深度融合,共冶升华,满纸珠玑。文章两片式结构简洁流畅,交相映衬,既是一篇港派风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意境优雅的评析,体现了姑姑对文字透彻的把握,也渗透着对艺术深刻的理解,读来甚获提升。
能从一篇平淡的文章中生发出如此富于意境和想象的灵感,并给予作者热情的鼓励,是一种值得敬佩和学习的态度与笔力,简书有姑姑这样的存在,总值得留驻……
红豆
2018.03.23 19:33
(注:为适合玛格丽特姑姑阅读习惯,本简评原文为繁体)